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9|回复: 0

[转帖]学习方法纵横谈(大笨笨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6 11: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men 于 2013-12-30 03:43 编辑

一堆小思路。看有没有能展开写点的 <br>
<br>
<br>
<br>
<br>
学习方法纵横谈 <br>
<br>
<br>
-------------------------------------------------------------------------------- <br>
<br>
<br>
“才上一层楼”和“更上一层楼” <br>
<br>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r>
  过去,我很喜欢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小诗,因为它不但是一幅出色的风景画,一支表达雄心壮志的抒情曲,而且还蕴藏着耐人寻味的哲理。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可当作这首诗的注脚看。 <br>
  前不久,翻了一下袁枚的《随园诗话》,见其中有这样两句诗:“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br>
  于是,我觉得,王安石和王之焕的诗,只有和这两句诗相结合,其含义才更为完善。 <br>
  从来在文化科学上有卓越造诣的巨人,当别人纷纷赞誉他们时,他们似乎已登上了最高层,“已穷千里目”了。但这些巨人们却往往自以为“才上一层楼”, 前面还有千层万层待攀登。 正因为自以为“才上一层楼”,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更上一层楼”,最后真正达到学术文化的最高层。 <br>
<br>
<br>
“学”和“问” <br>
<br>
  学问、学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将“学”与“问”二字并提,把它们紧紧地联在一起的。它意味着“问”不但是属于学问(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也是求得学问(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这是我国人民在求知方面的一个极其富贵的传统。 <br>
  《大学》中有“博学之,审问之”的话。宋代思想家张载也说过:“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这些话都揭示了学习过程中“学”与“问”的辩证关系。问的基础是学,不在学习上进行探索与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问”──向自己提问、向别人请教。相反,倘若不经常在自己脑子里放一些问号,不虚心向师友提问请教,自己在学习上必然会孤陋寡闻、停滞不前。 <br>
  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这样的:疑(提出问题)──谋(分析问题)──断(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一篇文章或一次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几句话虽然只是针对演说和写文章而言,但实际上给每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br>
  学问、学问,这是经常挂在我们口头上的一个名词,但我们却往往有意无意地片面强调“学”而忽视了“问”。因此,强调一下“问”的作用,看来是必要的。 <br>
<br>
<br>
为有源头活水来 <br>
<br>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伦理学家朱熹所写的一首题为《观书有感》的诗。意思很明白:池塘展现在诗人面前,池水平静得没有一点纹漪,清澈见底,宛如一面镜子。水底天中,云彩飘来飘去,美妙极了。于是诗人羡慕地发问:“池水呀,你为什么能够这样清澈呢?”也许诗人考虑得到了答案,也许是池塘开口回答:“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进来呀!” <br>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诗当成写池塘的咏物诗,那是不够的。诗人的用意是指读书──学习。 <br>
  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像诗中所描写的塘水那样清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呢?这决定于塘水不是一池死水,而须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滚滚流来。这里可从两层含义来理解:一层含义是说,知识必须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脱离了实际的知识是死知识,无用的知识,正像从腐臭的死水中看不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一样;另一层含义是说,学习是永远不能自满的。自满了,就像塘水断了源头,即使开始时也曾清澈可爱,但日子一长,仍会逐渐混浊而腐臭。 <br>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是知识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啊! <br>
<br>
<br>
斯芬克斯之谜 <br>
<br>
  一个希腊神话说:有个狮身女首而有双翼的怪物,名叫斯芬克斯。它经常踞坐在路旁岩石上,出谜语给过路的行人猜:“有一种东西,起初是四只脚,后来是两只脚,最后是三只脚,脚最多时最弱小。这是什么东西?”这个谜语难倒了许多人,当时不能回答谜语的人就被杀死。后来,一位名叫爱迪普斯的过路人猜中了,谜底是“人”。于是,斯芬克斯自投岩下而死。 <br>
  在治学精神与治学方法上,我们可从这个神话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br>
  我觉得,所有的学术文化史,实际上就是各种谜的不断提出与解决的历史。在每种学术文化史上,好象都有这样一个斯芬克斯,它向研究者提出许多难解之谜。许多人不能回答这些谜,便成了斯芬克斯手下的败将和俘虏;但有的人却像爱迪普斯一样,通过艰苦的思考和研究,终于揭示了谜底,征服了斯芬克斯,对学术文化作出了创造性的新贡献。谜,对于那些不愿多动脑筋的人说来是可怕的,它意味着灾难;谜,对于那些在文化科学方面有雄心壮志的人说来,却是可喜的,它意味着为人类建立功勋的可能性。 <br>
  只知道背诵过去的爱迪普斯们已揭示的各种谜底,而不愿通过艰苦的劳动去探索过去和现在尚未揭示的谜底的人,决不可能成为文化科学上新的爱迪普斯。 <br>
  谜──在治学过程中,有什么比谜更富于诗意、更能引人入胜的呢?有什么比谜更值得留心和注意的呢? <br>
<br>
<br>
“死”与“活” <br>
<br>
  有个寓言说:古代有两个人站在一只肥猪面前,研究如何将肥猪的肉变成自己的肉。两人意见分歧,发生了争论。 <br>
  甲说:“最可靠的办法是把猪杀死掉,吃下肚去。” <br>
  乙说:“不行,不能吃死猪。死猪怎么能变成活肉呢?”于是他走到猪面前,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以为这是将猪肉变成自己的肉的最好办法。 <br>
  显然,甲的办法比较高明,因为他能辩证地将“死”与“活”联系起来考虑,而乙却只机械地看到“死”与“活”相互对立的一面,而看不到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一面。由此,我联想到学习上的一些问题。 <br>
  有的人“十年寒窗”,以死记硬背为最终目的,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他们根本不懂得,读书的目的就是要使前人的斗争经验成为自己知识上的血肉。死记硬背的结果,就把书上有用的活知识变成了无用的死东西。 <br>
  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思想方法像寓言中的乙一样。他们怕读“死书”,结果就不想读书或不认真读书,只是“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并没有把书上的知识细细咀嚼,吃下肚去,从中吸收有益的营养。这样,他们在学习上的毛病,就是不“死”不“活”。所谓“不死”,就是片面地认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只是“更少的听课,更多的议论,更松的学习纪律,更容易的考试”,而不愿老老实实地学习。他们坐不下来,读不进去,不专心,不踏实,怕困难,想取巧,只想一步登天,不愿循序渐进,空谈创造性,却不愿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所谓“不活”,就是说连基本功和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又怎能进一步联系实际,学得活用得活呢?其结果必然落得“想活也活不了”。 <br>
  善于学习的人应像寓言中的甲一样,懂得“死”与“活”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认真读书,专心学习,下够功夫,掌握住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应独立思考,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活的知识的血肉,真正把书读活。虽然吃的是死的做熟了的东西,但经过肠胃的消化和吸收,这些东西能成为我们活的有机体的一部分。 <br>
<br>
<br>
邯郸学步及其它 <br>
<br>
  传说战国时期,赵国京城邯郸的人很会走路,其步法的美妙是天下闻名的。于是有些人就特地赶到邯郸来学走路了。燕国寿陵地方的一位少年也赶来学习。他全力模仿邯郸人走路的样子,结果没有学好,但又忘却了自己原来的步法,于是只好狼狈地爬回去,闹了一个大笑话。这段掌故,自从在庄子的著作中出现后,“邯郸学步”或“寿陵学步”这句成语,就常被人们引用。在李白的一首《古风》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丑女来效颦, 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初步,笑杀邯郸人。” <br>
  这个掌故,使我联想到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在学习古典文化遗产时,就要特别注意防止闹“邯郸学步”式的笑话。据说某校有位女同学,读了《红楼梦》,就想学林黛玉。她把《葬花辞》抄下来,挂在帐子里,每晚读着读着,就像林黛玉一样地哭起来。这位同学哪里知道,“邯郸学步”式地模仿林黛玉的爱哭,即使哭得眼泪汪汪,也是一幕令人发笑的讽刺喜剧啊! <br>
  再如,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时,也不能生搬硬套,生吞活剥。某校有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 前几年, 看了一本杂志介绍的“学习经验”,于是找来不少参考资料,拼命阅读。结果,参考书未能消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掌握得不好,患上了学习中的“消化不良症”,成绩反而下降了。 <br>
  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分青红皂白地模仿别人,是没有出息的。 <br>
<br>
<br>
自学与互学 <br>
<br>
  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不仅强调虚心向老师学习,而且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他们在品德上相互砥砺,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他们的成就往往与朋友的帮助分不开。 <br>
  《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说: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第一句说的是自学,第二句说的是互学。我国学者津津乐道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都是把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看成一种快乐。 <br>
  在文化科学史上,一个学者自学有了基础,经过朋友帮助,因而获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是很多的。 <br>
  张衡在青年时代有很多知己朋友,如扶风的马融、平陵的窦章、安定的王符、琢郡的崔瑗等。张衡经常同他们一起研究学问,交谈心得,终于学业大进,成为一位科学文化上的多面手。他不仅博通过经史,写出了使洛阳纸贵的名作《二京赋》,而且还制作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完成了天文学杰作《灵宪》,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br>
  特别令我们敬仰和羡慕的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他们相互称对方是第二个“我”,许多经典著作都是他们共同执笔完成的。在革命事业中,他们始终并肩站在战斗的最前线。当然,以他们各自的伟大天才,即使不在一起,也可能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但他们结合在一起,则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放射出更为辉煌灿烂的光芒! <br>
  这一切使我们想起一句著名的谚语:“人生得一知己,胜于黄金万两。”岂止是“胜于黄金万两”?学习上和事业上的珍贵友谊,决不是用黄金所能比拟的。 <br>
<br>
<br>
笨人吃饼的联想 <br>
<br>
  有个“笨人吃饼”的笑话,说的是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便到烧饼铺买烧饼充饥。吃了一个不觉饱,又买一个,还不顶事,再买一个,这样一连买了6个,吃后仍感不饱,又买了第7个烧饼只吃了一半,便饱了。这时他很后悔,狠狠地打了自己几个耳光,懊丧地自责说:“唉,我这个人是多么愚蠢啊,前面吃的6个饼子都白白浪费了。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何必去买前6个烧饼呢!”这个故事的哲学寓意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质变则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r>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不懂得这一点,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笨人吃饼”的笑话。 <br>
  我们的一些同学,平时不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考试前夕,便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进行“突击”,还自以为是“最佳学习方法”,这岂不与那位笨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吗?平时不用功,依靠临考前的突击饶幸取胜,这真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呀! <br>
  我们提倡脚踏实地的学风。要记住: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小流”与“江海”,“跬步”与“千里”的关系,是量与质的关系。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只想飞跃而不讲积累,是无论如何也“飞跃”不起来的。只有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知识积累,在思想上防微杜渐,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br>
<br>
<br>
羡鱼与结网 <br>
<br>
  古罗马作家大伽图曾说过:“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有些同学看到成功者品尝“甜果”时,心中好生羡慕。殊不知在“甜果”中,浸满了成功者的汗水和辛劳。应该说:一切成功都是从“苦”中得来的,学习尤其如此。 <br>
  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因事触怒了皇帝,被逮捕入狱,在狱中受到酷刑而致残。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写《史记》的决心。他忍辱负重,历时13载,完成了这部流传千秋万代的不朽巨著。 <br>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曾冒着生命危险,试服有毒草药。正因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才得以留传千古。 <br>
  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从这些成功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成功者,在他们前进的路上离不开艰辛的劳动。世界上没有一个因贪图享受而能成功的人。 <br>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复杂艰苦的劳动,必须下苦功夫。只有经过艰苦的锤炼,才有成功的欢悦。古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味羡慕别人,只能使自己永远在岸边徘徊,其结果是一事无成。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成功的桂冠在向我们招手,她需要我们用辛苦的劳动去撷取。“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朋友,让我们在学习上下苦功夫,持之以恒,努力成才。 <br>
  中学生小明在给我的信中,经常感情激动地盛赞一些名人大家,然而他自己这些年在学习上的长进却并不大。昨天来信,他又五体投地地赞温元凯了:“老师,我昨天听了温元凯的一个谈人才问题的报告。啊,讲得太好了。温元凯那么年轻,但他却懂得那么多,我实在是羡慕以极。” <br>
  看来,我得指点他一下了。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只送了他一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并附了一句:望回信! <br>
  一个星期之后,他写来了一封信。信上说:“老师,信拜读了,怎么只有一句话,我开初十分纳闷,想呀,想呀,我终于明白了您的意思。您是叫我不要老在那儿称赞这个,羡慕那个,而要有所行动才好”。 <br>
  的确,知之非难,行之为难,重要的是要见贤思齐,从善如流,要用行动去学习名人大家,追赶名人大家。这就像一个人站在河边,看见成群结队肥而大的鱼游来游去,只是一个劲地搓着手叫:啊,这鱼啊,太多了!太好了!那又有什么用呢?与其赞叹不已,荒废时日,不如快点回家,赶快织网,把“鱼”打上来。 <br>
  同学,如果你犯有和小明一样的毛病,那就应当重新审定你的学习计划,戒空谈,尚实际,努力,努力,再努力! <br>
<br>
<br>
一闲对百忙 <br>
<br>
  在学习和工作中,应当懂得劳和逸、张和弛之间的辩证法,要科学地安排和支配时间,使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甚至几年,要学些什么,心中得有个数;平时如何把工作、学习和休息有节奏地配合起来,善加安排,做到有劳有逸,有张有弛。工作和学习时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以提高效率;休息或娱乐时又要轻松愉快,心旷神怡,以消除疲劳。 <br>
  倘若在学习和工作时心猿意马,休息和娱乐时又念念不忘学习和工作,则无论在哪一方面都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平时对学习和工作心中无数,忙乱无序,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甚至把文娱或体育活动的时间都挤掉,这样表面看来很紧张,实则事倍功半,无形中却浪费了许多时间。至于因此而失去健康,在时间上所造成的巨大浪费,那就更不用说了。 <br>
  写到这里,想起了陈毅同志的一首诗:“志士苦日短,愁人知夜长。我则异其趣,一闲对百忙。” <br>
  我喜欢这首诗,尤其喜欢“一闲对百忙”这个警句。因为这句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广阔心怀,其中还包含着辩证地对等劳和逸、张和弛,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的艺术。 <br>
<br>
<br>
烧开水的启示 <br>
<br>
  我们在平原上烧开水,烧呀烧,直到99℃也还不开,但若继续烧,只要再加一度,水就会冒气冲盖,沸腾起来。可是你若在每次烧开之前中途停顿下来,让它冷却,那么就是重烧100次、1000次,这水也永远不会成为开水,只不过在燃料和时间上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已。 <br>
  回忆我小时候读古文,学英语,未尝中断,不过3年,即达到了能自学的程度,终身难以忘怀。可是在学习俄语方面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解放后,我曾先后4 次参加突击学习俄语,每次约半年。由于种种原因,竟中断了4次,每次都是在未达到能自修的程度前中断的,因此每次继续学习都得从头开始。因为基础不巩固,荒废数月,便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如今,在俄语方面的知识还是停留在最初的起跑线上。──在学习时间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浪费呢? <br>
  这个失败的教训,使我认识到一条学习规律:不仅学习外语,学习任何一种科学文化知识都应像烧开水那样,不断加热,力争一次烧开。不然,即使你学若干次,也难以产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质变,而时间将会无情地惩罚你,使你由一个青年变成皱纹满脸的小老头。 <br>
<br>
<br>
站在巨人的肩上 <br>
<br>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些,那只不过是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这句话不仅仅是牛顿的自谦之词,其中还包含着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br>
  知识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个大学问家都是汲取了前人的知识成果,才得以攀上新的高峰。任何一个时代的知识结构都是前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智慧结晶的积累。站在巨人的肩上,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在知识领域中把自己的生命使用得更有效率。 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充分利用前人的成就,才能攀高望远,把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到前人的最高水平和当代人的最新高度。任何一个在学问上有成就的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从头来,将人类迄今的认识历程再走一遍。“异峰突起千云霄,为山原不借丘陵”,就气魄而言是可嘉的,但实际则是很难办到的。人生有涯学无涯。最好的办法是把前人的成就作为摘取科学皇冠明珠的梯子。 <br>
  常言说得好:“高山建塔塔自高,海底掘井井自深”。为有创新,必先学习,谁早一天站到巨人的肩上,谁就早一天取得了也成为巨人的条件! <br>
<br>
<br>
学习的兴趣从何而来 <br>
<br>
  据说,有一位大科学家成天废寝忘食地搞科学实验,有人就写文章赞扬他,说他为了科学事业从事着艰苦的劳动。这位科学家知道后,大为不满,说,搞科学实验,乐趣无穷,我从来没有感到过有什么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劳动的巨大动力。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本人就因对音乐产生浓烈兴趣,曾“三月不知肉味”。 <br>
  什么是兴趣呢?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说通俗一点,就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偏爱感情,也就是孔子说的“好”和“乐”。同学们都希望在学习吕取得优良的成绩。当然,取得优良成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而培养自己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则是重要的一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勤奋学习的巨大力量,即使学习很艰苦,也能“乐在其中”。据心理学家调查,在学习成败的各种因素中,有无兴趣占因素的30%左右。 学习的兴趣从何而来?有的同学会说,来自老师生动的讲课和课本中生动的内容。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老师把课讲得生动些,课本的内容编得生动些,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事实。心理学把人们对某种活动的过程及事物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叫做“直接兴趣”。但是,直接兴趣是有限的。就以学习来说,老师的教学活动及教材内容,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因此,老师讲课不可能把每章每节都讲得生动,课本内容也不可能都编得生动。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教师讲课及教材内容的生动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便能不持久,也不稳定。 <br>
  要保持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最根本的要对学习产生“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活动的结果的兴趣。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是对学习的结果有正确的认识。比如,有的同学之所以在学习中能以苦为乐,就因为他们认识到今天搞好学习,是为了明天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把今天攻克一个学习难关,看成是向明天的理想之路迈进一步。这样,他们能从学习的结果中获得满足、欣慰和幸福。 <br>
  以上可见,对学习稳定持久的兴趣,主要来源于远大的志向的理想,来源于强烈的求知欲和事业心。 <br>
<br>
<br>
读书五失 <br>
<br>
  任何经验都包括成功的正面经验与失败的反面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都是有价值的。正面经验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反面经验告诉我们不应当怎样。说明了不应当怎样,实际上也就间接地说明了应当怎样,所以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所谓“失败成功之母”,正是表明了这种辩证关系。 <br>
  在学习方法上,除了探讨应当如何学习之外,探讨不应当怎样学习也是很有意义的。但一般人往往对后者不大注意。 <br>
  在《茶余客话》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袁文清公桷受业王深宁门下,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篡录故实,一本未终而累改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br>
  这段话总结了学习方法上的一些失败的反面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br>
<br>
<br>
征服你“讨厌”的学科 <br>
<br>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自己感到难学和“讨厌”的学科。有时,对某一门学科的好恶,不仅会影响这门功课的学习成绩,还会使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产生波动。因此,要想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必须下决心征服你所“讨厌”的学科。 <br>
  要征服自己感到困难的学科,首先要了解千百万厌恶某门学科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接着,不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br>
第一,合理有效利用时间,要下定决心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若干要做的事中,越是自己不愿做事,越要安排先去做,这是提高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你安排预习和复习各门学科的顺序时,应当把你“讨厌”的学科排在前面,以便能有充裕的时间对这门课进行预习和复习。 <br>
  第二,要努力克服自卑感。对于多数同学来说,造成厌恶某一学科的原因,大多是自己在学习某门学科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因而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没有这种才能”。其实,面对挫折和失败,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弄清楚失败的原因,及时吸取教训才是。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每次都能正确对待失败,就能不断增强战胜自卑感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br>
  第三,打好基础。基础没打好也是导致“讨厌”某门学科的因素之一。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扎扎实实地从头做起,把基础补牢。 <br>
   第四,培养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我们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讨厌”的某门学科的重要性后,便会顶着困难坚持学下去。经过一番努力,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会逐渐地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成绩自然也会上去了。这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r>
  总之,只要有信心,坚持努力,征服自己所“讨厌”的学科是可以办到的。 <br>
<br>
<br>
王积薪学棋 <br>
<br>
  唐朝时,有一个喜爱下棋的人,名叫王积薪。他经常与人下棋,并且往往得胜。这样一来,他自以为天下无敌,骄傲得不得了。 <br>
  一次,王积薪带着棋子棋盘到京城长安去游玩。走到途中,见天色已晚,就在一家旅店里住下来了。晚上熄了灯烛以后,他躺在床上听到隔壁旅店主人老婆婆对她的媳妇说:“长夜难熬,反正睡不着觉,咱俩下一盘棋好吗?”媳妇同意了。可是,只听二人说话,并没有听见她俩起床。王积薪再听时,才明白她们原来是在黑暗中躺在床上下棋哩。只听老婆婆说:“第几道我下子了。”王积薪越听越有趣,干脆坐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听,并把她们所说的布局以及走法,一一牢记在心里。这时只听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婆婆的着法好厉害,媳妇我甘拜下风。” <br>
  王积薪心里想着这盘棋,第二天很早就起了床。他借着晨光打开自己的棋盘,把昨晚婆媳俩人所说的着法重新摆了一下,发现她俩攻守的路子和方法竟是那么高明,很多都是自己平日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他很惭愧,感到自己的棋术还差得远。于是,他赶紧去请教那位老婆婆。 <br>
  从此以后,这个曾以为“天下无敌”的王积薪,再也不敢骄傲自大。他更加细心地钻研棋术,又四处拜访高手。经过努力,他进步很快,终于成为唐朝著名的棋手。 <br>
<br>
<br>
提高“有意注意”水平 <br>
<br>
  同学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当你正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时,突然,窗外树枝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起来,你便会情不自禁地去注意它们。过了一阵,当你发觉自己忘了听课时,你又会强制自己不再去注意树上的麻雀,而强使自己集中注意听课。叽叽喳喳的麻雀引起的“注意”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个人作任何努力,这种注意叫“无意注意”。强使自己丢开麻雀而注意听课,这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经过一定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 <br>
  “无意注意”往往是由突发的、 新奇的、 强制的刺激引起的;“有意注意”则是在某种目的的支配下产生的(比如,注意听课是为了达到学好功课的目的)。一般说来,“无意注意”的事物不易引起人们的深思,“有意注意”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思维活动。我们要提高听课效果,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有意注意”,提高“有意注意”的水平。 <br>
  “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保持注意时间的长短,以及注意范围的大小。“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越长,“注意”的范围越广,就说明“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好、水平高。 <br>
  “注意”的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小朋友的“有意注意”能保持10多分钟;低年级小学生能保持30分钟左右;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可保持40分钟左右(中小学每上一堂课要休息10分钟,就是这个道理)。成年人的“有意注意”则可保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br>
  虽说“有意注意”的水平与年龄有关,但并非年龄相同的人的水平就完全相等。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同学,“有意注意”的水平悬殊就比较大。 <br>
  同学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有意注意”水平。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为祖国努力学好功课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这样,才会鞭策自己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学习。再者,要有意识地在不安静的环境里锻炼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逐步能排除各种干扰,“闹中求静”,提高“有意注意”的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5-8 06:38 , Processed in 0.0123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