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回复: 0

何菲:主体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7 05:0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体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作者 :  何菲

  摘 要: 主体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能动性既符合客体的客观规定性又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最终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自由地、超越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主体教育的特征有:自主意识、自有追求、超越自我。
  关键词: 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特征 主体教育理念


  教育并不是强制灌输,也不是把人当做工具以培养“标准件”的工具性教育。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人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教育。那么,什么是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有哪些特征?
  一、主体教育的内涵
  古代社会的教育是功利性的,它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因为古代社会的自然经济没有给发展人的主体性提供合适的土壤。不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观念强调个人属于部落或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强调人格属于上帝,这种人的依附关系强化了工具性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教育成了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的教育应该是主体性教育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工具性教育在现代社会继续存在,并且有了特殊的内涵:强制教育和物化教育。强制教育要把学生训练成顺从的个体,限制学生的自由,“守秩序”、“听话”、“服从”成为强制教育对学生的最高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知道强制灌输,就连德育课堂也成了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无奈接受的场所。而师生关系更成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俨然成了“被压迫者教育”。强制教育下的学生毫无主体性可言,教师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物化教育,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应运而生的。工业社会把人训练成了机器,物化教育把人当做工具来培养。其结果是人人都成了教育的“标准件”,都符合统一的标准和规格。就拿一道数学题来说,本来有着多种解法,但有的老师偏偏只教一种解法,因为这是考试要求的,结果学生毫无自己的解题思路,个个都信奉所谓的标准答案。同时,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功利主义倾向,这种功利主义表现为教育“教”人去追逐、适应、改造外部世界,“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但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人已经失去了终极目标与意义的追寻,因而也不知道教育的终极意义和目标何在。教育不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而是“使人之为物”的教育,甚至这种教育越发展,偏差越扩大,使得现代人在今天错误的教育熏陶下,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人。[1]
  现代教育呼吁主体教育。那么,什么是主体教育呢?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此还未达成共识。王道俊、郭文安着眼于教育活动过程的组成及其主体性表现,认为教育活动过程的主体性是指教师主体引导学生主体依据认识规律进行学习、认识与实践、以获得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2]黄葳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培养问题,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性、有效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过程,通过主体性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思想、自我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3]王策三、涂艳国秉承三主体说。王策三把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都看成是主体[4],涂艳国则把学生、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看成是主体[5]。张天宝着眼于社会实践活动问题,认为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6]以上研究对于开启我们的思路,加深对主体性教育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又不得不指出,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过程的主体性、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及教育环境的主体性等,给人们的感觉是太宽泛,难以准确把握。我们认为,主体性要在教育中真正安家落户,则必须找到主体性与教育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即以主体性教育培养主体性的人。在我们看来,“主体性教育”与“教育的主体性”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教育的主体性是同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现象(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等)的主体性相并列的一个同位概念,它是针对“教育的依附性”而提出的,其实质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同外部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作用,即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教育对于外部社会的要求既不能亦步亦趋、简单盲从,又不能漠然处之、无动于衷,而是应持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对社会的发展保持某种先导性甚至规范性,积极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而主体性教育是针对工具性教育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概言之,教育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后者强调的则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认为,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能动性既符合客体的客观规定性又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最终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自由地、超越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二、主体教育的特征
  通过对主体性和主体教育内涵的论述,不难发现主体教育的三个特征:
  (一)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包括关于自我和自我价值的明确意识、自己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及对自我的反思与责任意识。人具有自我和自我价值的明确意识就意味着他对于自己作为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有充分明确的意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其他生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着特有的价值,并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而他强烈地希望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这个时候他与对象物不再是依附关系,而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改造对象物,而不是被对象物所奴役(自己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这种渴望之中就包含了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责任感,他会反思这样做是否符合对象物的客观规律(自我反思与责任意识)。正是这种自主意识使人把自己与世界区别开来,使人区分了主体和客体,并把自己当做主体而努力去把握客体世界。   (二)自由追求
  这里的自由是一个历史哲学概念,是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它的内涵是人摆脱必然性的压迫之后而达到的整个身心的无拘碍而愉悦的状态。这里的自由比政治学上和认识论上及美学上的自由概念的内涵要广泛,它包容了这三者的内容。也就是说,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自由,包含着政治上不受奴役和压迫,心理上健全、没有障碍,在对客观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掌握了必然并且能够利用必然这几方面的内容。自由是人作为主体所追求的目标,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指向这一目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是所有生物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人是把自由作为一种自觉的目标来追求的,而不只是一种本能的趋向。正是人作为具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把自由自觉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并且把自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自由绝不是不顾客观实际而胡来,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必然性的尊重上;自由概念还包含着心理规定和精神内容,即是说人的自由中包括了人的心理上的健全、精神上的愉快。掌握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主体精神上的快乐与幸福。自由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就失去了心理依据,会变成一种毫无根据的东西。因此,自由的获得,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而且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与心理素质,才能真正获得和享受自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心灵空虚的状态不能称为自由。
  (三)超越自我
  所谓超越自我,即主体不再盲目地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为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主动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超越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完善,而且是自我对有限性的突破。自我能够实现超越,因为自我可以审视自己和批判自己。在这里,主体放弃了对外物和他人的依赖,转而反求于己,追求自我的内在力量的充实,因而表现为自强的主体性。如果没有这种超越自我的对价值理想的追求,人们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而这一切的丧失,将是人性的彻底沦丧。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M].教育研究,1992(11).
  [3]黄威.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J].未来与发展,1994(4).
  [4]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
  [5]涂艳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
  [6]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4-25 09:58 , Processed in 0.021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