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回复: 1

达尔文:一个“学渣”的逆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5 16:3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达尔文:一个“学渣”的逆袭
作者:安柏
转载自公众号:花生地(ID:Amber201606)

谨以此文纪念达尔文诞辰210周年,《物种起源》出版160周年,以及我2019年5月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朝圣之旅。
                                            ——安柏

自从在中学生物课听到“进化论”——我就很着迷于这个理论,也崇拜上了达尔文。
今年5月,我更是追随达尔文的足迹,去往启发他创立进化论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通过对达尔文成长过程的研究,我想看看,一个人的兴趣是如何点燃他内在激情的,在家庭的反对和主流信仰的威慑下,在危机四伏艰难困阻的人生之旅中,如何坚持自己的探索和耕耘,从而获得人生的满足和成就感。

加拉帕戈斯群岛中圣克鲁斯岛上的达尔文研究中心,安柏摄

1
不务正业的学渣

1809年,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一个小城镇,他是一个学二代兼富二代,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
家里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子承父业,把家族的荣光继续下去。
只是天不如人愿,打小达尔文就让父亲失望了。
对于坐在教室里乖乖学习,达尔文并没有多少兴趣。
他最感兴趣的是:在乡野逛荡,研究花草,招猫逗狗,玩玩泥巴,收集甲虫——这都是啥奇怪的爱好,有前途吗?
他父亲想,不能以孩子喜欢的方式成长,因为这样下去人会废掉的!不行,还是要学医!
达尔文16岁时,父亲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到了学校里,达尔文仍然不改前科,不务正业:
他的专注力,总是放在“旁门左道”的事情上。有人给他看一块被河水冲下来的岩石,但达尔文发现上游甚至当地却找不到相同质地的石头,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怎样解释才合情合理?
他在课堂里蔫头耷脑,但只要和朋友一起去登山,去森林游猎,去出海捕捞……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朝气蓬勃,还热衷于采集动植物标本,回来还做笔记进一步研究。只要做感兴趣的事,即便别人认为很辛苦——攀登,行军,日晒,雨淋,他也甘之如饴,欣喜万分。
父亲骂他:
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什么都不关心,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和整个家族颜面尽失。
不管父亲如何管束,也不能让达尔文爱上医学,更糟的是,达尔文发现自己受不了血淋淋的解剖,又见不得病人受苦的样子(那时麻醉术还未发明),所以不但不爱医学,反而很反感——达尔文退学了。
看着不争气的儿子,父亲只好重新设计了达尔文的职业道路:1828年他安排让达尔文去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当年剑桥是通向神职工作的最佳求学选择),如果不能成为医生,那就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吧,同时也可以在闲暇时间,保持他对自然历史和博物学的爱好。
只是,在剑桥大学,达尔文的学习也不咋地,除了主课神学,其他学科都在及格的边缘打转,算是剑桥的学渣。
他在剑桥的收获,和主课无关——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S.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达尔文虽然比较学渣,却并非特别叛逆,按照父亲的安排,达尔文的志愿也就变成了当个牧师——效忠于上帝。
令人讽刺的是,那时候他万万没想到,将来他会再次违抗家庭的意志,更绝的的是,他会最后背叛上帝,而他举世闻名的成就,正建立在这种违抗和背叛上。

启示:
父亲觉得达尔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是区别达尔文和普通人的就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他对于博物学拥有一股完全自发的强烈兴趣,这是不管父母还是社会都无法压制和改变的。
学渣和学霸是相对的,当一个人在做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时,他是学渣,但在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时,他就会逆袭成为学霸。

童年的达尔文和妹妹,来自网站

2
命运转折点——小猎犬号之旅
请记住一艘船名——小猎犬号,这是达尔文的命运转折点。
1831年,小猎犬号停靠在英格兰的普利茅斯,英国海军部给这艘船下了考察命令——做好准备驶向南美进行环球之旅。
当时的船长费茨罗伊在找一个非正式的博物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旅伴——前任船长在处女航时,不堪忍受缺乏旅伴的孤独和旅途艰辛带来的抑郁,用手枪自杀了。
小猎犬号在南半球的环球之旅,打了3个旗号:
考察、海图绘制、
精密计时研究
遣返首航俘虏的3名火地岛土著居民
当然,在纯科学探险的旗号下,掩盖着英国政府向南美扩张的政治和经济意图。
一路上能看到很多奇怪的动植物,那么邀请个博物学家研究一下也就顺理成章,工资是不会给的,但是,个人旅费不用他出,只要出点伙食费就OK。
那时候,达尔文刚毕业不久,剑桥的亨斯洛教授推荐给他的这个旅行机会,让达尔文激动万分,但是他的父亲却坚决反对。
老达尔文本来送儿子去剑桥,就是想让儿子从事一份体面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结婚成家,而不是冒着风险,一去两年(当时的计划),不但不赚钱,还要家庭承担出海考察的费用。
其实,前面没有博物学家愿意去,也是出于这个考量。
本来船长是邀请他朋友杰宁斯同行——他即是一个牧师,也是一位业余的博物学家。但是,杰宁斯已经在赚钱了,在权衡了一下有报酬可领的教区职务和无报酬还要付餐费的多年航行之后,他理智地拒绝了这个邀请。
在达尔文的坚持下,父亲还是妥协了,据说其中,还有达尔文舅舅兼岳父(享誉欧洲的瓷器“wedgwood”就是他舅舅的家族品牌)的支持。
达尔文父亲最终同意儿子上船,同时还给了他一笔不菲的旅费。
想想,如果当年老达尔文知道这一出去,不是船长说的两年,而是5年,估计达尔文的环球游就悬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那也要先立业再去看世界啊,耽误5年功夫东游西逛,还充满了危险和艰辛,人生能有多少个5年呢?!

启示:
浪费金钱,浪费时间都不算太可惜,可惜的是放弃让人探险和改变的机会,这是对人生可能性的一种浪费。
不试一试,一个人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和能量。如果没有小猎犬,我们也就永远不知道达尔文是谁。

3
在晕船、暴风雨和战乱中享受风景
本来2年的环球之旅,硬生生拖成5年,完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浪漫,有趣。
大多数时间是无聊的,风景是无聊的,等待是无聊的。
无聊也就罢了,还充满了艰辛。
经常在外面露宿备受跳蚤叮咬,有时候24小时都吃不上淡水,在沼泽或冰雹天里跋涉,攀登那些完全没有道路布满荆棘的山脉……
艰辛也就罢了,还危机四伏。
见过火山喷发,遇上过大地震,海上的暴风雨更是家常便饭:火地岛霍恩角气候极差,小猎犬号在暴风雨中连续挣扎了24天,船上所有的人都极度衰弱,没有一件衣服是干的,还被大浪打掉一艘捕鲸船,仍然无法按计划西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船上,达尔文受的罪更大,因为他很容易晕船。
达尔文上船第一天,风平浪静,第二天就遇上了惊涛骇浪,开始了噩梦般的一周,达尔文的晕船达到顶峰,导致持续5年的后遗症,甚至都有点后悔这次旅行,经过马德拉群岛时,他很想看一看这个群岛,却连上甲板的力气都没有。
后来,每当他晕船时,那个被俘虏的火地岛土著男孩,热情又具备同情心的吉米·巴顿就会靠过来,用他学会的英语安慰达尔文:可怜的人!可怜啊,可怜。
最大的危险还不是来自自然灾害,更不是美洲狮,而是人类……
达尔文在准备行囊时,船长劝他能不带的东西尽量不带,却要求他买一箱手枪:没有手枪就不能到岸上去。达尔文只好花了50英磅(一年伙食费也只有30磅)买了一支极品背枪和一箱好手枪。
当时南美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在互相屠杀,所以上岸,最重要的是备枪而不是别的。
在巴西,“当地带刀的习惯非常普遍”,一方面是穿越密林时需要砍断藤蔓,否则就无法前进,另一个原因就是“经常发生谋杀案”。

我在布兰卡港逗留以等候小猎犬号来到的期间,传来不少有关罗萨斯的军队同未开化的印第安人作战的流言,——在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邮船上,发现一船人都被杀害了。
世界上哪里还有这种敢于拼命的军队?他们以太阳为向导,以野兔肉为食品,以马具马衣为床铺……只要有一点水作支撑,他们能穿越到世界的那头去。
                    ——达尔文《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

其实达尔文是有退路的,启程前,船长和达尔文说,如果他受不了海上的颠簸,随时可以回家,因为路上可以经常碰到回程的船舶。
达尔文却写到:为了继续前进,我把一切交给时代和命运,并在自己的航途中经受一切考验。
这不仅出于他的坚毅,更出于他的热爱,在艰辛危险的底色中,一路上新奇的地貌、风景、动植物给他带来的乐趣和收获,远远超过了他所承受的痛苦。
正因为晕船,达尔文特别喜欢在船靠岸上到陆上考察。即使是最无聊的风景里,在最艰难的跋涉中,他也兢兢业业的收集着标本,考察着地质,一点点小小的变化或者发现都让他欢欣鼓舞。
巴西,巴塔哥尼亚,火地岛,安第斯山脉,大溪地,新西兰、毛里求斯……即使今天看来,近200年前的他的环球之旅仍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小猎犬号的环球之旅线路

今天过得很惬意;但“惬意”一词并不足以描述一个首次独自在巴西森林中漫步的自然学家的感受。
在南美大草原,我们已见到一个断面,说明是较晚形成的平原,其中有许多巨型陆地动物的骨化石,引起我们巨大的兴趣。
日落景色辉煌无比。谷地已呈黑色而安第斯积雪的峰巅仍染着一层红宝石色。
露天生活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乐趣不仅在于见到这些美丽的风景,更在于引出许多联想。谁也不能避免不了想到什么力量能举起这些山脉,又需要多少年代才能把这条山脉切断几个口子,再把其中的若干段搬动并又摆平。
                  ——达尔文《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

南美厄瓜多尔科托帕希火山,距离赤道最近的火山,安柏摄

启示: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能承受别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危险,是因为拥有自己的理想和热爱。

4
加拉帕戈斯和达尔文的相互成就
在一路的航行中,越来越多的物证,在达尔文心理积累起关于物种起源的疑惑,但达尔文仍然是个笃信上帝的神论者,对生物学的认识也和维多利亚时代生物学家没有什么不同:
他和其他基督徒一样相信,上帝用一天创造了天和地,之后创造了各种植物和动物,在第六日创造了亚当和夏娃 ——在这之后各物种或许发生了一些小变化,但是和初创时的物种相比不增不减。
直到1835年9月16日,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小猎犬”号驶入加拉帕戈斯群岛(当时叫科隆群岛)水域,达尔文开始5周的考察:

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最大的伊莎贝拉岛,达尔文曾经登陆过,安柏摄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每个孤立的岛屿上都有一些不同的物种,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最让人诧异的是,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这些例子中,每个新物种在岛上形成之后,不会快速地向着其他岛屿传播。”

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圣地亚哥岛,达尔文曾经登陆过,安柏摄

但不幸的是,达尔文在收集加拉帕格斯动物标本时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搞错了鸟类分类,认为不同岛上的相似的鸟雀都属于一个物种,所以也没有费力去标出出处。
一方面是因为他业余的、有限的鸟类知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他还是相信上帝创造万物——他认为岛上的生物是出于某种原因从南美大陆上传过来的,因为上帝就是在那里将它们创造出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上帝为什么要费力在相距不远的岛上创造出这么多相似、却又不用种类的动物来?
达尔文回到英国,把他的分类混乱、标记不清的鸟雀标本交给了大英博物馆的首席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在古尔德分类后,一个惊天的发现横空出世:
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收集的26种陆禽中,有25种都是科学界闻所未闻的新品种。
最终,人们确认加拉帕戈斯群岛上90%以上的爬行动物、50%的陆禽和45%的高等植物,都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虽然存在着不同,但是它们又与邻近的南美大陆上的物种有关联。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蓝脚鲣鸟,安柏摄

这让达尔文震惊:他一直没有正确看待和正确标记的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一切,终将动摇他坚固的信仰,同时,也将动摇地球上数以千万人的信仰——物种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此时,他27岁,之后,他又用了22年的时间,耗尽心血进行思考、实验和研究,同时用新的证据来弥补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错过的证据——通过多年饲养鸽子作为证据——“家养状态下的变异”,才最终形成了一本颠覆性的巨著——用“自然选择”这一机制来解释新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横空出世,出版当日便告售磬,达尔文用一手的资料、客观的陈述、以及谨慎又富有逻辑性的推理,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让人们可以重新打量世界和自身。当然,对于不少人尤其是宗教信徒,这也是一个彻底颠覆神学基础的异端。
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断反对进化论学说,却无法提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来推翻它。
达尔文诞辰210周年、《物种起源》出版160周年后的今天,我们已将“生物进化论”作为主流的科学思维, 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认知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
这位医学的“学渣”,神学的“背叛”者,哪怕历经艰辛,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也要凭着一生热爱去参透真理。

“我们观察一下缤纷的河岸,草木丛生,鸟语花香,昆虫在树林间飞舞,蠕虫在湿木中穿梭,这些生物的构造多么精巧啊!尽管彼此相异,但用类似的方式相依生存;而它们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那些自然法则形成的,这真是非常奇妙!
……这样,在自然界的竞争中,在饥饿和死亡中,自然界中最美妙的高等生物诞生了。生命及其种种力量是由大自然注入到少数几个类型中去的,并促使最简单的无形物体逐渐演化成令人赞叹的生命体,而且这个演化过程一直持续着,这才是真正伟大的思想理论!”
                            ——达尔文《物种起源》

加拉帕戈斯群岛中圣克鲁斯岛上的达尔文研究中心,安柏摄

启示:
教育子女,还是要认清孩子内在的天赋和特点,按照孩子个性顺势而为而不是按父母设想强行塑造。
要重视孩子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即使看起来不那么主流,甚至在父母看来没什么出息,没什么前途,没准这才正是让孩子脱颖而出的闪光点。
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天赋,找到内在的激情,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耕耘不问结果,这样,别人看起来无聊甚至有点自虐和艰辛的人生之旅,对于自己而言,却如玫瑰花园一样馨香、充实而美好,同时,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就。

参考书目:
达尔文《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
达尔文《物种起源》
亨利·尼科尔斯  《加拉帕戈斯群岛:演化论的朝圣之旅》
张瑛《不止到加拉帕戈斯》
金·麦夸里《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

— THE END —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07: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万物的认识,是多维度多层面多方向的。因此,人们不可用已有观念,来限定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多样性,只有思想和科学研究探索的自由自主的环境,才有可能发现和开拓新的认识领域,出现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推动认识的新的发现。
          同样,人的潜在能力,也是多维度多层面多方向的。家长、教师和管理者,凭个人印象、观察不可能了解他人多样的潜在素质,甚至被了解个人也不能在没有接触某种事物前明白自己所特有的潜在素质。
           因此,只有让青少年在广泛浏览和批判继承丰富间接知识同时,提供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多种多样的联系实际的自主选择的社会实践和观察思考,学校教师热心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向导服务,导而不主办而不包启而不发,鼓励学生多方向观察、体验、思考和探索,才能在认识世界自主选择和探索过程中显露青少年特有的潜在素质,闪耀出无法预知的潜在素质在科研创新中耀眼的奇光异彩。
         这就是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在1988-1992我国教育研究实践中产生的客观现实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3-28 22:34 , Processed in 0.0315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