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8|回复: 1

看一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9 23: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图书组网页


关于额济纳旗完全一小“图书室”现状的调研报告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受基金会委托,志愿们深入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各中小学对校属“图书室”进行了长达15天的调查,现将《额济纳旗完全一小“图书室”现状调研报告》呈上。 请审示! 志愿者:叶远飘 主题词: 教育图书室调研报告报: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送: 内蒙古额济纳旗团委、“西部计划”项目办 额济纳旗完全一小“图书室”现状调研报告 调研攒稿人叶远飘 一、额济纳旗基本概况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端,总面积114606km2。地理座标:东经97°10'-102°59',北纬37°52'-43°39'。东邻阿拉善左旗,西靠甘肃省肃北县的马鬃山地区,南与金塔县、玉门市相连,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与蒙古的边境线全长514.69公里。目前,全旗有6个苏木1个镇,总人口为15406人[1]。额旗的地貌由戈壁、低山丘陵、沙漠湖泽和弱水绿洲等类型组成,土壤多为沙土、荒漠土、草甸土、盐土和龟裂土。适宜于发展畜牧业,牲畜主要是骆驼、羊、牛和马。额旗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冬冷夏热,年最高气温为47°C,最低气温为-35°C。干旱缺水,年平均降水量仅在37mm左右,地下水矿化度很高,水质不佳,境内唯一的生命河——发源于祁连山的季节性河流的黑河近年来由于上游控水严重,下游连年干旱,使得原本就干旱的额旗面对着缺水的严峻形势。加之近年来当地一些农牧民没有生态与人和谐相处的观念,不注重草场的可持续利用,过度开垦、放牧,导致草场的可利用面积日益萎缩,植被滑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致使额济纳旗成为我国三大沙尘暴的起源地之一。2003年3月9日笔者与该旗团委工作人员赶往各学校开展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关于在我国贫困地区寻找所需图书资助学校的调查时,早上出门还是天气晴朗,但当我们正式上路时沙尘暴便风起云涌,狂风夹着沙石无情地往我们身上拍打。这次沙尘暴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下午23点,风力8级,时速15米/秒,最低能见度400米,气温骤然下降8摄氏度。[2]笔者提到这一点,并非有意在说明自己调研时遇上多么大的困难,我们只想指出,倘若个人只停留在书本对沙尘暴的描述而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了解沙尘暴的恐怖极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恶劣的生态环境加之该旗承担着境内驻军部队(空一、空二、二十基地)国防试验任务的后勤工作,致使该旗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年收入仅维持在2000万元左右(旗财政局统计),一直被列入内蒙古贫困旗县的额济纳旗多年以来基本上是靠国家补贴而维持运转的。 二、额旗第一完全小学的基本情况 根据笔者在各中小学的调研,额旗的教育系统可以用“滞后”两个字来形容,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个别学校的图书室破烂不堪,图书数目极为有限,种类单一,而且良莠不齐,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与图书室图书缺乏的现实产生严重的矛盾,在额济纳旗第一完全小学,这种情况表示犹为突出。 额济纳旗第一完全小学是一所公立学校,建立于1962年,地处达来呼布镇东北角,目前该校有教职工52名,老师们大多是本地人,毕业于阿拉善盟师范学校或内蒙古包头师范学校,学校没有一个大学生,2004年3月,由中国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启动的“第二届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已经拉开帷幕,该校校长窦万超向当地团委表示:希望团委能考虑到学校师资缺乏的现实,给予3名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目前全校共有学生712名,旗财政局对该校投入的教育经费按每个学生每年30元左右(每年数目不定)计算,一年的投入在15000元左右,这就是该校的教育经费。[3]除此以外,学校没有别的收入,可以想象,该校的教育由于经费的限制而困难重重。3月5日,笔者正式开展对该校图书室建设状况的调查,步入校园时,正当沙尘暴高潮之际,沙石犹如飞弹般铺天盖地向调查人员袭击,我们的脸上,头发全被蒙上了一层泥,事后我才发现,学校里根本没有什么水泥路,好一派“自然风光”。3月6日,笔者特意到教室和学生们一起上课,走进60年代盖成的瓦房,坐着摇摇欲坠的课桌,感受昏暗无光的教室,孩子们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朗朗读书声与沙尘暴发出“呼呼”风声,沙石拍打教室墙头、玻璃发出的种种声音夹杂在一起,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对该校“图书馆”的描述 3月7日,该校校长、图书管理人员等陪同调查人员对该校“图书馆”进行了现场调查。该校的所胃“图书馆”只是一间破烂不堪的教室,木门上方钉有一快写着红色的四个字“阅览中心”的小木块,字体的色彩已经脱落,字迹很模糊,因此很不显眼。阅览中心占地面积不过是35平方米左右,用水泥铺成的地板已经坏掉,东一个洞、西一条缝,地板中央还有一个大坑。6排图书架,(每个架四层)正对着木门整齐地排列,书架上的书也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调研人员注意到书架与教室的玻璃被擦的很干净,在沙尘暴频发的这块土地上,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从中笔者可以感受到“图书馆”管理人员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书架上方的墙头上还挂有几个醒目的大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与破烂不堪的水泥地板、木门、低矮而又昏暗(电灯不亮,也不知道坏了多久)的教室显得极其不协调。笔者了解到该图书室建于1980年,目前藏书少之又少,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开放,但基本上很少有教师和学生来这里读书,究其原因是因为图书太老,学生和老师们都看过了,没有新书,他们就不来了。调查人员与图书管理人员对该室的藏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教师科普类:178本,教师文学读物:481本,学生史地知识:368本,教师业务进修:145本,教师参考书:212本,教师其它用书:409本,教师工具用书:180本,学生科普读物:398本,学生文学书:1130本,教育理论:146本。然而按照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义工程亮在网上发布的关于书本的计算方法去计算时[4],笔者发现以上的统计结果已经没有意义。 该校的校长向笔者介绍:这些书全都是在学校图书室建成时收藏的,因此可以说几乎全部是70-80年代出版的,80-90年代出版的也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自90年起,图书室因为资金紧张再也没有买过任何书。我们仔细翻了翻书的出版年代,情况确实如校长所言,不仅如此,有些书连出版年代也没有标明。“每次上级检查时为了达标,学校只能让学生们回家把那些不要的书捐给学校来应付。”校长对我苦笑。按照这种算法,调查人员对书本进行重新统计,这个学校的图书仅有31本。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笔者认为该校是没有图书馆的,虽然我现在无法去解释图书馆和图书室的区别在哪里,我也不清楚藏书要达到多少才能算是“室”,达到多少才能算是“馆”,但我可以确定的说,在额济纳旗第一完全小学,有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图书馆”(或者称为图书室吧)与那些没有图书馆的学校是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的。 四、教师与学生对书的渴望程度 完全一小的老师和学生对书的渴望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笔者认为,这一种“高”已经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我这么说,有可能是在冒着被诸位指责的危险。因为“高”与“低”之分完全取决于参照物,而“渴望程度”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东西,诸位可以想象一下,要对“渴望程度”做出理性的判断我们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这也是时间绝不允许的。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感到重重困惑,我很遗憾自己不是数学家或统计学家,否则也许有可能想出一些办法用精确的数字向大家说明。 在我着手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的时候,我并没有采取以往那种“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譬如找几个老师或学生坐在一起开口就问:你们喜欢读书吗?)的调查方法,因为我发现要很好的把握这个问题,不是靠问出来的,而是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发现我的专业——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参与观察法[5]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如果笔者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去问话,譬如找几个老师和学生在一起问他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类似的问题时,我敢肯定有100%的老师或者98%以上的学生的答案必然是“喜欢”。究其原因,教师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提出这种与自己的职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时他首先要考虑提问人的身份地位、动机等,接着他会选择大众认可的答案来答复提问人,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在面对陌生人提问时说自己不喜欢读书的,对于学生亦是如此。这一点在人类学或心理学上将会有更详细的解释,在此不做冗长的论述。譬如在我最初对该校校长进行访问时,我并没有告诉他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要向西部贫困地区的某些学校赠书一事,之所以采取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他在我面前“哭穷”,同时也很有效地避免我会受他“哭穷”的情绪感染而写出的调查报告带有个人主观的偏见。我只是对他说:我想到学校来寻找失去的童年,和学生们玩,看看我们学校的学生和我还是孩提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等等。对于老师,我则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探讨怎样去教育学生;对于学生呢,我则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这样我就慢慢发现了他们喜不喜欢读书,有多少人喜欢读书?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当我和他们“混”得很熟的时候,我才开始做我的访谈[6],我们随机对20个学生和老师做了访谈,访谈的方式为自由式,[7]我们又随机对另外20个老师和学生做了调查问卷。两种调查方式涉及到以下问题: 1、你喜欢读书吗?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2、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多选)a、文学故事 b、教育辅导类 c 历史地理类 d、其它(请填写) 3、你经常通过什么方式去读新书?a、学校图书室 b、上网 c、让外地的亲戚朋友寄 d、其它方式(请填写) 4、你经常去学校图书室读书吗?a、是 b、不是 5、在上题中,如果你的选择是b,请问是什么原因?a、图书室太破烂 b、图书室的书都看过了,没有新书 c、其它(请填写) 以下的表很清楚可以把问题反映出来:

a b c 其它
1 90.5% 5% 4.5%
2 30.1% 22.3% 12% 伟人故事、寓言
3 3% 0% 0.1%
4 2% 98%
5 7% 90%
从表中第1题我们看出,老师和学生求知想读新书的愿望是十份强烈的,而从表的第3题我们却发现他们能读的书却少得可怜,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图书室没有新书,而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还不会上网(当然,学校也没有网络)。我知道,在一个764人的学校(老师与学生人数)随机做的20份访谈和20份问卷所得到的答案从统计学的理论来说,无论是可信度或有效度都无法令人信服,事实上,笔者并没有把这份访谈和问卷所得的数据当做“证据”,以此就写出调查报告。笔者需要提的是,这份访谈和问卷多少可以给我们做有力的参考数据,而且我们别忘了,这些数据是在我与学生、教师成为好朋友的时候,他们愿意对我说实话的时候得来的。 在我做调查的时候我曾经遇到两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件是这样的:我和该校的老师在一起时,他们知道我是大学生,总是要我给他们推荐几本书看,和我在一起逛街的时候,也少不了让我和他(她)们到书店去替他们看哪些书好,哪些书不好。一天我对该校的一个老师说目前市场上有一本教育辅导类的书很实用,全国各校争先抢购,但在额济纳旗市场上买不到。他立即对我表示让我想办法从北京的朋友那弄来一本,需要多少钱他可以出,我对他表示可以试着帮忙,这个事我说完以后就忘了,可是当天夜里,他就打电话问我是否替他办了此事,我说没有,他就催我尽快办理。第3天他又打电话提醒我别忘了,语气很着急,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位老师对知识追求的渴望程度。 第二件事完全是我自己“造”出来的。一天放学后,我故意把一本崭新的文学故事《老鼠与猫》放在某生的课桌。下午来以后,这位学生就对老师报告说自己捡到一本书,当老师对他们说这本书没有了主人,询问他们怎么办时,大约有(注意:我用的是“大约”这个词)85%的学生建议交给学校图书室,从中我感受到了这个学校学生对图书的热爱。 五、待助生对图书的使用率 在笔者进行此次调研之前,事实上,我们的志愿者已经意识到了该旗教育系统“滞后”的状况。志愿者们曾经深入到额旗各中小学进行调查,那时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放在走访因家庭经济贫困而上学受阻的学生,出于人类“普同论”的理念,这一次本报告将对这一群体进行特别关注。首先笔者要说的是,笔者一直很反对用“贫困生”的字眼来称呼这一群体。我们知道,在经济社会因家庭贫困而读书受阻的学生很自然地成为弱势群体,然而作为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平等,这些学生虽然在物质方面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但作为个人来说,资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而“贫困”两个字显然是从经济上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定义(目前流行恩格尔系数定义),这样“贫困”的字眼毫无疑问地把这些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原因置于社会的不平等地位。因此笔者更愿意用“待助生”来称呼这部分群体,我们发现,待助生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对图书的使用率是极为低的。在笔者进行本次调查时,我曾在班上和学生们开班会,讨论“我们该订什么书?”,这时候待助生的发言总是最少的,他们把头埋得低低的。一次放学后,我让学生们自愿留下讨论订书的事,结果待助生没有一个留下。笔者曾做过一个细心的小调查,100%的待助生只读学校发给他们的课本,对于课外书一无所知,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读书是“精读”,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博读”,毫无疑问地是,目前很多中小学的教育在批着“素质教育”的伪装下还是实行“应试教育”,这样待助学在学习成绩上自然比其他学生要好,因为他们“精读”了课本,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他们首先在接受图书信息的方式就比其他学生少,从心理学上的理论分析,时间一长,他们对课外书必然会产生“读和不读一个样”、“无所谓”的思想,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是大大不利的。志愿者们为推动西部教育,践行“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在额济纳旗建立起了志愿助学基金会并开展一系列活动给予救济,目前主要以“一对一”的形式对这些学生进行帮助。譬如该校的孙某[8]同学在志愿者的联系下就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一对一”的帮助。以该校的学生而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多为外地生源,即从甘肃一带移民的,因为户口不在本地,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规定,户口不在本地的学生读书要交300元借读费,这笔费用对这些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向我们表示:特别困难的学生会给予免掉这笔费用。志愿们也特别着急,正在尽最大力量争取社会的救助,目前我们已经为每个因家庭贫困而上学受阻的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且笔者已经将这批学生的电子档案(在学生父母、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交给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义工王春华,我们希望这些学生能得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帮助,以使他们摆脱“经济尴尬”,与其他孩子共享读书的乐趣。 六、结语 在本报告即将结束之际,笔者不敢说我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多么大的进展,但我们已经从主位和客位的角度出发,力图用尽了一切可以用的调研方法对该校的图书室状况做了实事求是的调查。笔者希望的是,这份报告不应该成为理论上的纷争,我们觉得那种理论式的争论对于贫困地区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一个缺乏知识的民族站在缺乏图书的边缘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哪一种理论的对或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法。 本报告认为:目前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困难,教育经费紧张,因此,学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只注重本校的“外观”建设而忽视了与其相配套的“软件”建设。本报告同时认为:在中国广大的贫困地区,目前学生对知识追求的渴望程度与学校图书室缺乏图书的现实构成了严重的矛盾。因此,本报告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每年教育经费预算中对学校图书室等软件设施的建设列出专向资金以备用;同时本报告建议基金会:由于学校的图书室已经严重损坏,“室将不室”,藏书、读书等功能将(注意:我们用的是“将”字)不具备,目前仅仅考虑捐赠书本是不法解决这种情况的。因此基金会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为该校建立一所图书室,或者出资该校修理已经损坏的图书室。 附表:(根据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义工程亮发布于网上的调查问题所作)
校名 内蒙古额济纳旗完全一小 校方代表 窦万超 邮编 735400
电话(H) 0483-6522338 电话(O) 0483-6521328 手机 13804735615
教师人数 52 学生人数 712 有无图书室 藏书 31
有无专人管理 学生对书的利用率 书太老,不看
传真 Email
图书室开放时间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 人均书数量 31/712
书的品种 文学故事 、教育辅导类 、历史地理类
学生/老师是否希望获得赠书 是否欢迎城市旧书
需要什么样的书 文学故事、教育辅导类、历史地理、伟人故事、寓言等
运输路线 :不通铁路,1、额旗—左旗需8个小时,左旗—银川约2个小时,银川有火车站。2、额旗—甘肃酒泉约6个小时,酒泉有火车站。(注意:由于额济纳旗属边境旗,所有来客必须携带身份证外地车辆必须有通行证)
是否承诺给每个捐书人发明信片致谢
是否承诺定期通知我们收到的书籍
是否承诺认真查对书名
对基金会的要求 希望基金会可以经常下来现场指导



[1] 根据2002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2] 数据来源于额济纳旗气象站,此外沙尘暴还导致该旗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具体见农牧局,民政局的报告。
[3] 额旗第一完全小学校长窦万超面授,致谢。
[4] 80年代以前的书,算成没有;80-90年代出版的书,一本按半本算。根据类别标准:旧课本,不算数;政治类不算数,重复的为了普九等等凑数的数不算。
[5]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参与观察法认为,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社区去调查时,调查者首要任务是融入那个社区,先和社区的人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劳动,吃饭,站在他们的文化观去看问题,融入他们的生活,通过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写出的调查会更真实,更实事求是;再则,他们和调查者成为好朋友所回答调查者的提问自然比调查者还是陌生人身份时的答案要真实。
[6] 笔者建议广大基金会义工在遇到类似调查时应注意到这些问题,这样做出的调查将会更真实、可靠。
[7] 自由式的访谈不定主题,提问者和被问者随意交谈,这样被问者在和访问者聊天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回答了访问者的问题,可信度较之固定式访谈相对高一些。
[8] 出于人文关怀,笔者隐去其姓名。
发表于 2004-12-21 2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见了~

看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4-25 21:58 , Processed in 0.0113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