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63|回复: 5

[图书项目] 山西左权县麻田村心连心图书室项目汇总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4: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men 于 2013-12-30 04:18 编辑

一、项目情况概况
麻田左权县麻田心连心家庭图书馆创办于2000年。高中毕业的张小宝当过10年小学教师,酷爱读书。喜欢书画。从教书开始就积累书籍 大约有1000册,村里人经常借阅传看,后来便萌生了办一个家庭图书馆的想法,一来满足农民求知的欲望,二来引导年轻人读书学习,干点正事。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和村里不少文化人的赞同和支持。于是,他将家里东、西两间共70多平方米的住房腾出来,改造成了家庭图书馆,群众可以随时前来免费借阅。
10年来,他通过外出购买、低价回收、以劳动换取、用自己收集的奇特石头与树根等物置换、向朋友和熟人求助等方式,一本一本地充实着馆内藏书,使其由当初的几百册纸质图书扩大成了今日的2万多册纸质图书、4万册电子图书。为了丰富馆藏图书,他戒掉了烟、茶、酒,终年不敢吃肉,除最低限度地维持家庭生活外,他把自家所有的收入几乎都用在了图书馆,至今已先后投入约10余万元。
由于原有房屋破陋、潮湿无法存放图书,也不利于居住。2009年底,他开始自筹资金修建新的图书馆。2010年,新修建的图书室因为短缺资金一直无法完工。张小宝向OCEF申请资助,OCEF的捐款人戴尔认捐此项目。


二、项目时间表
2010年8月项目立项
2011年11月签署协议
2010年12月第一期项目款拨付,项目施工
2011年7月走访,项目未完全完工
2011年8月心平基金会捐助的1000多本图书全部运到图书室
2011年10月,项目完全完工。国庆节期间举行了开张仪式。
2011年11月完成项目汇总报告。支付项目尾款。
2011年12月,图书室全面正常的面向周边村民和学生开放。
图书室的收据:


01.jpg

02.jpg


三、图书室给捐款单位——戴尔的感谢









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5: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en 于 2013-12-30 04:18 编辑

四、2011年10月1日左权麻田心连心图书室正式开张
2011年国庆节,对于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的张小宝一家人来说,是一个喜上加喜的好日子——这天,家庭图书馆新馆暨家庭民俗博物馆同时开馆。来自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心平公益基金会、天下溪、西部阳光及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单位的十几位教授、记者和公益人士专程前来恭贺。一时间,这个农家小院人气鼎沸,喜气洋洋……


04.jpg

05.jpg


仪式上,挤满院子的麻田镇中心小学的二三十个小学生成了嘉宾和参会群众的关注焦点。来宾们纷纷从自身的阅读经历和感受出发,阐述儿童时代的阅读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乃至对其一生的影响,热情的来宾还当场与孩子们轻松互动。


06.jpg

07.jpg



仪式后,素不相识的十几位来宾又自然地聚在一起,就“心连心家庭图书馆”现有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研讨会。大家都是因着钦佩张小宝馆长十几年如一日地克服艰难坚持办馆的精神而来,所以无需寒暄客套,每个人都是直抒胸臆,毫不遮掩,坦言相间。无论是自己的经验还是所掌握的资源,都和盘托出。最后,大家比较达成一致的是,发挥这个社区图书馆的本地化优势,将心平基金会等组织捐赠的优质童书“送出去”(在当地小学建图书角),将小学生吸引到书馆来,真正盘活当地资源。让书馆成为知识的源泉,也进一步成为滋养人们心灵的活水的泉源。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心连心图书室主人,张小宝在左邻右舍长期累积收集的格式老式的生活用品足足摆满了一间屋子。张小宝希望这里能成为麻田村的一个民俗博物馆,无论是学生还是村民,都可以通过这些早期的物品,了解以前人的生活和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5: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en 于 2013-12-30 04:19 编辑

五、2011年7月走访记录
l
关于图书室的民俗博物馆
相比其他人家,他家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没有常规的家庭里有的家具和摆设,有的是书、各种瓶子罐子、奇形怪状的树根。这些东西都是张老师多年来长期收集的,他的想法是,每个东西都代表了一定的文化,承载了一些生活和习俗。一些人不喜欢看书,但是对这些实物的东西很喜欢,喜欢研究和琢磨。只要他们慢慢研究和琢磨了,他们慢慢就会接触书,看书。在图书馆二楼,他计划了一间房子,专门放这些收集过来的东西,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反映了生活的变化。引导百姓阅读。每样东西都凝聚了制作者的心思和精力,通过老式的物件,让现在的人。桌子都能用个几百年,看那做工,多精细。责任心很强大。



12.jpg

13.jpg

14.jpg


1、
一会,张老师又拿着一个马灯说,看看这个马灯,是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做工很精致。仔细看看,果然是。再仔细看,才发现这个马灯的产地是纽约、美国,张老师不懂英文,自己也不知道,有趣。



15.jpg

2、
一小升,测量工具,用来测量粮食体积的工具。



16.jpg

3、
做月饼的磨具——早期农村都自己做月饼



17.jpg

4、
印版,公证老农每天收工后,需要在粮食堆上用印版做盖个戳,保证粮食在夜间没有被动过。



18.jpg

19.jpg


5、
迫击炮的炮弹、手雷,当时在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制造,后来发洪水被冲出来。

20.jpg

21.jpg

6、
庄酒的箱子,当地的大户从南方代酒到当地。这个箱子和现在的不同在于,外面是皮革,内称是木头的。



22.jpg

7、
左权的第一张照片,1930几年 小脚、绑腿、有花。说明家境比较富裕。最小的是远方的叔叔,前几天刚去世。烈士遗后。



23.jpg

24.jpg

8、
蒸笼,陶器,土烧的,



25.jpg

9、
马铃。老家的一个官宦人家的武探花,回乡的时候带的。清代



26.jpg

10、当时最大的碗,他们都不知道,随便就摔坏了

l
图书馆的收入
1、
张老师帮人家写字的收入
2、
张老师的老婆帮人家白喜事,剪纸、做零活的收入。
这两项是家里最主要的收入。那天早上,一大早6点多,就有村民过来找他写字。家中有人去世。
3、张老师的儿子是学美术的。张老师自己从小时候开始就帮助村民写字,一直写到现在。全村300多户人家,每年的三分之二的对联都是他写的,从农历十一月开始,一直要写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只想这躺到炕上好好睡一觉。平时每年,村里大小的有三四十庄红白喜事,写对联、布置场地、记账、安排等等都是他负责。

l
关于图书馆
很多村民不理解,问他这样做图的是什么,难不成想要政府给封个劳模啥的?张老师说,你们天天打麻将、抽烟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个喜欢!我也是,我喜欢做这个
书没有好坏。每本书都有用途。那天,在废品收购站看到一本汽车修理的书,本只想着充实下图书馆藏。没两天,就有一个司机来他们家,让他帮忙写个汽车原理方面的资料,正好用到了这本书。那司机看到这本书,很喜欢,说要买下。张老师说,本来就是废品站捡回来的,买啥,直接拿走吧。
这个地方是八路军的总部基地,所有的设施很齐全,机关单位、学校、工厂等。村庄的基本机构还保持了当年的样子,只是规模扩大了很多。张老师说,在当年,他家是的门口一眼望去,全是碧绿稻田,现在只能看到一排排的民房。村子在改革开放后,规模有了很大的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5: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l
张小宝的来历和成长经历
张老师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的前三名,一直是班里的班干部。当时的想法是:学习雷锋,多贡献,多干活。妈妈心疼他。一直到老,妈妈一直叫他宝宝,老师加了个小字,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张小宝”了。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村里需要个民办教师,当时高中还没毕业的张小宝老师就被邀请去当民办老师。后来,村里缺会计。他又被调到村里做会计。
期间,因为不懂事,村书记每次想多吃一点饭(当时口粮少,每人的饭量是固定的),都被当会计的张老师严厉拒绝。结果一年后,张小宝老师就被调去当团委书记了。
在当团委书记期间,他严格要求大家开会、上班都要准时,不得迟到,而且要穿戴要整整齐齐。如此导致很多人的不满,不到一年,他就又被调回学校当老师了。
后来,他就在一直学校做了民办教师,做了10年。
再后来,麻田村政府想再当地筹建一个八路军总部基地文化馆,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负责此事,最后选定让张小宝来负责这个文化馆的详细事情。最后,他再这个文化馆做了十多年的馆长,期间,接待过国家副主席、军委主席等各种高层领导。
张老师说,回想这一生,大小的事情也经历了不少。现在觉得,一生中最重要的,贯穿从头到尾的两件事情:一是学习,一个健康。现在的健康问题不是因为条件艰苦,而是愚昧。大家不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的、好的生活。现在的疾病都是不好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图书室是方便大家学习的地方,以后图书室会配一些健康方面的书,同时还要举办一些健康方面的讲座。
现在,老百姓有问题都喜欢到他家里来找解决的办法。无论生气、吵架、离婚、土地纠纷,都要来找他评评理,谁对谁不对,老板姓说这里是“第二乡政府”。如果在张老师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跑去上访,上访有问题又回来找张老师咨询。张老师说,有次,一对闹离婚的,在他家里哭闹了2天,张老师的老婆还给人家做了两天饭。
张老师有一本大事记,记载了每天来了什么人,协调的是什么事情。
要走的时候,张老师说,我现在57岁。大概还有10年的健康时间。我计划用这10年的健康时间来将这个图书馆、百姓的阅读事情推动起来。等形成一个风气------等到大家都喜欢读书,大家都参与进来,就行了,就不用再做什么事情了。
看书和不看书,两种不同的概念。生活状态是不同。农村的矛盾,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就是拌嘴。都不喜欢听别人的粗野的脏话,但是自己还喜欢说粗野的脏话,怎能没有矛盾?就是个语言和观念的问题,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语言再好些,很多事情就都没有了,很多问题也就顺其自然的就解决了。


中国事务组
20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08: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喜欢,不知道张小宝是否喜欢多些知名度,多些游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2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tick!

蛐蛐:
张老师很喜欢多一些人和他聊,他能讲好多有趣的早年的那些故事。

乘车指南:
火车到邯郸,在邯郸火车站边上有个长途车站,买到涉县的车票,在麻田下车,就到了。
张老师在在村里,得电话他来接你,否则不容易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5-12 05:37 , Processed in 0.0148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