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4|回复: 0

[转帖]复新学校关于新乡村建设的构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0 05: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这样一个梦想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梦想中的社会——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和谐,没有贫困和痛苦,人人幸福;
——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源,除鳏寡孤独者外,每个劳动者都可以通过劳动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每个劳动者的生命都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们不再考虑生命由于人为压力而停滞或消失;
——除鳏寡孤独者外,每个劳动者都有权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
——每个劳动者都可以拥有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安定的生活,并可以享受到理性的、充分的自由。
我们愿意沿着前人前进的道路继续前进,实现几千年以来的梦想。

有这样一个记忆

因为中国有特殊的历史,历史上民间曾经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产生了一些有别于过去五千年历史的试验,这些试验取得了成功,被政权推广到全国,所以,中国百姓头脑中有这样一种记忆——
——在集体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第一次实现了不分家族、民族的团结,人们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在集体的条件下,不仅壮有所用,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而且鳏寡孤独废疾而不能劳动者也获得了很好的照顾;
——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村的赤脚医生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历史上许多足以致命的常见病望风而逃,婴儿的出生死亡率下降了一半以上,老人不再害怕疾病的侵袭,寿命延长,人口增多;
——人们第一次谈起了除了生存之外的理想,农民也第一次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评议领导自己的官员和指导文化方向的知识分子,如果对他们不满意,第一次争取到了批判和撤换他们的权利;
——人们通过深入而又广泛的学习,开始摆脱愚昧,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和地位,并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虽然现在这些都只能是人们的记忆,但我们愿意让人们重新找回这种记忆,结合今天的现实,向几千年以来人们的梦想前进。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将依靠民间力量,开展一场全面的乡村建设运动,建设新农村。
——我们想象中的新农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相处和谐,人与人之间没有纷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我们将通过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
——这是一个全面的乡村建设计划,但将从建立一个学校开始;我们蒋在一定时间之后,通过我们创造的公共服务,让人们能享受到我们前进中的每一个胜利果实。

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虽然要完全实现我们的理想需要十分漫长的时间,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下列目标:
——我们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实现我们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提出一种更加适合农村的发展计划,并将这项计划付诸实施,重振乡村经济,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发展计划应当每一步都能满足劳动者的根本需要,让劳动者的再生产能够继续;
——促进社会基本的公共服务,让劳动者能享受到劳动的甜美成果;
——创造充分的条件,让每一个劳动者何他的后代都能够有平等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我们相信和摈弃的

我们相信在分散的小农经济下,农村没有出路。我们探索并鼓励民间资源的集中,包括集中的生产、集中的生活;
我们相信分散导致力量的弱化,从而造成了权利实质上的被剥夺,农民等社会底层的人因此失去自由和幸福。我们探索并推动民间力量的团结,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权利,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有改善自己生活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潜力。我们鼓励弱势群体的联合,共同创造自己的生活;
我们摈弃在庙堂里高谈阔论的习惯,那样不仅浪费我们的时间,也在浪费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我们将把我们的智慧和想法直接应用到民间,用自己的实践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相信参与的力量,只有民众广泛的参与,我们的工作才能完成,我们的梦想才能实现。我们愿意和农村贫困的人群紧密团结,我们的智慧讲通过这些人天才的想象和行动表达出来,才能创造最终的辉煌。

我们的使命

——我们积极推行全新的试验,为贫苦人探索自救的道路;
——我们动员尽量多的志愿工作者,为贫苦人的自救创造条件;
——我们和贫苦农民一起,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们积极和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进一步沟通和接触,共同消除贫困;
——我们和那些寻找并战胜贫困根源的人并肩前进,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即将开始的行动

虽然二十世纪初已经有人进行过有关的乡村建设的试验,但我们依然相信,我们的试验是融化了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大革命成果之后所进行的试验,我们的实验同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试验。
即将开始的乡村建设试验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一所乡村建设的学校。这个学校将是一个完全新型的学校,它将成为乡村建设的基地,学员将成为乡村建设的种子,和学校一起,共同推进乡村建设的发展。
这所学校室一所完全新型的学校,与传统学校有根本的不同,学校将在推动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颠覆性地进行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我们将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乡村建设基金,统一接收社会捐赠,以支持乡村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欢迎不同思想、不同阶层的人们一起参加我们的工作,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可以求同存异——只要赞同我们的理念,愿意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都可以参加到活动中来。

建设一所新型的学校

建设一所完全新型的学校,从实用的角度,为乡村建设培养足够的人才。
这所学校将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教育,将学员培养成乡村建设的种子和骨干。
这 是一所完全由志愿者组成的学校,学校的教员和学员均为志愿者,教员不发工资,学员不交学费;
这是一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学校,我们不鄙视体力劳动,所有的教员和学员从事脑力劳动的同时也将从事体力劳动;无论学员还是教员,都需要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事一定量的体力劳动;
这是一所学员和教员角色随时可以互换的学校,学员可以随时成为教员,教员应当首先做学员;
这是一所没有固定学制的学校,学期无论长短,学员不限男女,一切根据学员的方便进行安排;学员毕业,不发文凭;
这所学校将是一所包容性很强的学校,不论贵贱,不论学派,所有愿意为农村贡献力量的学者和学员都有资格参加,只要言之有理,都能获得尊敬;
学校将开展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以使学校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能够自给自足并且能支撑整个乡村建设试验的开展;
学校将作为整个乡村建设运动的后盾,为乡村建设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组织民众合作社

合作社是一种社会底层人民自救的方式,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集中必要的生产资料和交换、分配的环节,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社会资源。
作为学校的实验项目和经济支撑,我们将在贫困民众中间组建合作社,让外来智慧和本地智慧共同发生作用,使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支撑学校事业的发展。
学校的发展和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合作社强承担起这个责任,它作为一块试验地,将在学校的领导下从事多项试验;
合作社将开展多项生产经营性的活动,首先从满足社内成员的需要出发重新组织乡村农业、养殖业、手工业的生产,合作社将在满足社内成员基本需求的同时开展积累,并可依靠积累获取商业银行的贷款而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学校将成立合作社发展基金,由该基金支持合作社项目的实施;
合作社将负担社内成员的生产和消费产品的销售、购买和分配,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在民众的中转成本,而这些成本将很快转换成为社员的福利或者集体的积累;
合作社将按照自愿的原则吸收农民加入,合作社成员享有社内的各项民主权利和统一的福利保障,其加入时所投入的资源将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享有带着自己的资产退出合作社的自由;
合作社成员将在有关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在住房和生活上将获得合作社统一提供的各项待遇;社员所获得的福利将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乡村建设学校的教员和学员负担合作社的发动和建立,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不同的合作社,在独立核算的基础上,所有的合作社均应当联合起来,以降低社会生活的中转成本;
学校为所有有关的合作社提供网络支持,这些合作社也同时为学校提供相应资源,以支持学校的建设。

建立乡村图书室

学校将发动广大的乡村建立自己的图书室。乡村实际上有很多藏书,只是由于人员的流动,相对缺乏交往,使这些图书处于闲置状态,学校将在乡村广泛宣传动员,让村民将自己手中掌握的图书捐出来,集中到一起,开办民间的图书室。
学校还将在城市发动捐书,以增加乡村图书的种类和总量。
学校将成立乡村图书室发展基金,每年为一定数量有一定规模且活动开展得比较积极有效的图书室进行资助,以促进图书室的发展。
图书室将作为学校的标志在乡村出现,并在本乡村开展扫盲和科技普及等工作,目标是成为所在乡村的信息中心和所在乡村与学校联系的信息中心,将积极推动所在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图书室的创建完全由民间自主进行,学校促进乡村图书室的自发建立,在这些图书室达到一定规模后,由学校增加一定量的图书。增补图书之后,如果该图书室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将被列入乡村图书室基金的资助计划进行资助,此资助将分级投入资源。

在乡村深入扫盲

为了充分挖掘本地智慧,学校将派出由学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扫盲队伍,在有图书室的地方,以图书室为基地开展扫盲工作;在没有图书室的地方进行开拓性的工作,为乡村建设事业铺平道路。
学校将建立乡村脱盲基金,以资助扫盲队员印制相关的脱盲教材;
扫盲队将以电影、戏剧、文艺表演、集中授课等形式,每一组三五个人,长期流动于乡村,在乡村开展脱盲教育,同时也需要及时发现和总结扫盲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物,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作用于新的扫盲教育,推动扫盲教育以及整个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
在扫盲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将有机会到学校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重建乡村医疗队

学校将建立流动医疗队,以负责乡村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同时进行乡村常见病和疑难杂病的调查。
学校为规范和发展乡村医疗事业,将在恰当的时候建立乡村医疗发展基金,以整个社会资源和合作社内的资源,为乡村医疗做更大的贡献。
学校将吸收具有奉献精神的义务工作者参加医疗队的工作,同时普遍地、广泛地培养农村医生,让外地智慧和本地智慧紧密结合,并通过本地智慧发挥优势;医疗队将随着事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医生的数量和比例;
医疗队将负担尚未建立完备医疗保障体系的乡村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为贫困农民提供免费的药品和服务;
医疗队还将负责所服务地区的疑难杂病的普查工作,为促进农村医疗问题的解决搜集一手资料和数据;
医疗队还将负责发动本地智慧和本地资源在所服务地区建立医疗站。

让民众掌握科学

学校将发展为民众生活所密切相关的科学,让科学简单化,让民众科学化。这项工作将主要通过在农村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推进,要让人们认识自己、社会和自然,然后和民众一起完成乡村资源的调查和对社会财富的创造。
学校将建立民众科学基金,由基金会资助民众科学运动的开展。
这项活动将分为不同层次在不同的地区开展,在已经建立合作社的地区,以资源调查和新项目的开发为主,而在已经建立了图书室的地区,则依托图书室的设备和资源进行组织;
这项活动还将根据不同的科学事件的发生组织更大规模的学习和讨论,开展深入、持久的科学普及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民力。

通过学校的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以及科学普及工作的进行,让外来智慧和本地智慧紧密结合,进而推动本地智慧的突破性发展,让民众在我们即将开始的运动中学会创造,奇迹将会发生。

关于乡村发展基金

为筹集海内外资金进行学校的建设,学校将设立乡村发展基金。
该基金将负责统一接收和管理海内外捐款。同时,作为乡村建设总的基金管理机构,将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管理和审核,每年的收支都接受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委派的审计机构的审计,账目公开。
在乡村建设基金之下,分别设立乡村教育发展基金、乡村合作社发展基金、乡村图书室发展基金、乡村脱盲基金、乡村科技发展基金、乡村医疗发展基金等若干二级基金。
乡村发展基金不能直接经营项目,每年根据全体乡村建设成员的投票决定给二级基金拨款以开展项目。
二级基金会不接受捐款,只能根据乡村发展基金每年的拨款开展项目活动,每年的费用必须全部用于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
专项捐款将由乡村建设基金接收,然后按照专项资金的使用规定拨给二级基金为项目而设的工作组开展项目,但所有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
乡村建设基金不接收国外政府、企业、基金会的捐款。

关于国外捐款

国外政府、企业、基金会的捐款直接面向项目,比如乡村图书室项目、医疗队项目、乡村扫盲项目、乡村科技发展项目,由专门的项目组接收资助,并提出工作报告。
乡村建设基金不直接接收国外政府、企业和基金会的捐助。乡村建设基金下拨的款项与国外捐助款项完全分开管理。

我们的经验

作为活动的主要发起者,青年乡村希望图书室服务队从1995年10月1日以来,连续8年在贵州山区开展创建乡村希望图书室的活动,具有丰富的乡村图书室建设经验和扫盲活动的经验;
作为活动的发起者之一,安徽涡阳县复新学校的20余名志愿者有两年的乡村志愿者学校的创办经验;
我们讲借鉴行动援助组织在全球倾听900万人心声的经验和在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开展另类活动的经验;
我们将借鉴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3年以来的乡村调查的经验;
我们将借鉴河北省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乡村建设学院的创办及发展上的经验;
我们将借鉴河南省南街村和其他中国已发达农村成功的另类发展经验。

我们的理论支撑

我们的理论首先来源于实践,我们要在实践中总结理论,进而指导我们的行动;
我们将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乡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我们将从历史上寻找资源,让历史上有利于乡村建设的观点进一步得到发挥;
我们将重点研究温铁军博士的乡村建设理论,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源;

我们将会怎么做

我们的项目一旦正式开始,所有的项目发起人将按照各自的分工调整自己的工作。
我们一旦正式开始,就会一直干到我们不能干为止;
我们愿意放弃自己拿工资的工作,去从事这项不拿工资的事业;
如果我们现在的工作阻碍我们参与这项工作,那么,我们愿意辞去现在的工作。

你能做什么

如果你赞同我们的理念和追求,那么,就请加入我们,准备行动;
如果你还有后顾之忧,我们将愿意你根据你的时间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果你不能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恳请你能对我们的行动表示理解,在大街上见到你的时候,希望能够报以灿烂的微笑。

怎样联系我们

如果你愿意,可以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联系我们,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黎光寿:010-86054908,liguangshou@sina.com
许 可:010-81799069,xk_1018@yahoo.com.cn
殷永纯:0558-73487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6-1 15:36 , Processed in 0.0119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