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猫妈

0cef教师组会议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10: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0cef教师组会议记录(6月8号) 第二部分

图画书经典与阅读
学生到了二年级可以给他们读一些长一点的小故事。但是农村孩子的情况会有些不同,他们更喜欢读图画书,因为图画书容易读,也有趣。至于几年级的学生适合读图画书?美国的华德福学校,在小学阶段,图画书还是主要的阅读内容。
有的人说,书不用读出来,默读就好。为何要大声朗读呢?因为看,听,说,这三个都都是和阅读过程相关的。老师在引导孩子做图画书阅读的时候可以这样来说:
“这张画发生了什么?”
如果孩子们说看见了什么什么,那老师可以继续接着问:
“那你看见了什么让你觉得是……”
不去分割的将整册书都读完这种方式,对大人来说慢慢读,这样可以给孩子们时间和空间,可以积累孩子们的说话表达词汇,一边看他们能看的部分一边说话,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慢慢吸收养料
例如老师可以这样问:
“可以找到更多的证据吗?”
“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吗?”
“封面是烫金或者凹凸感的吗,是布做的还是纸做的?”
VTS这种提问题的方式是视觉思考策略的简称,在博物馆教学里用的很多,在图画书里也开始受到重视。
这样看过一本书后,就需要老师先思考,即在没和孩子分享前需要老师自己先做好功课。
例如:怎么引导孩子注意书中以前没有注意的现象,老师可以这样问:
“是什么让你这样说?”
对低年级的孩子,这样的讨论可以持续20分钟,跟进孩子的反应,看看大家是否都能跟上,老师根据情况来指出一些细节,引导并创造自由发言的氛围
老师还可以问:
“你为何这样说?”
有时候带着他们回回头来看封面,可以将书分成很多不同的部分,你这一本书可以从哪个部分开始问问题。例如:
1、        书套,在书和书套中间是否有不同
2、        有的书是有螺旋的,如果有螺旋,书套是包了螺旋?螺旋是向内还是向外?
3、        封面,颜色?什么感觉?是书中的总结还是再创造还是某个情节,形状是水平 还是立体,还是各种形状
4、        最后一页是白的还是一种什么图形规律。对主题升华有什么效果。
5、        字体,对书的内容是否有关?还是与书的内容有关?例如,有的内容的字体是紧密凑在一起,让人感觉主人公的紧张的情绪。
6、        引导阅读的老师不是将学生引到特定的想法去,而是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可能性,让这些孩子看到图,能让他们进入书所创造的世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语言,后面他给了大量的例子,就是每一种图书如何看重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语言,例如让我们读一读  的《下雪天》……让我们看下书的封套是什么样的,然后你可以将封套拿下来,全部展示。

第二个方法就是聆听。还是说下《下雪天》这个绘本,老师将封套拿下来,里面就是一长串小脚印,然后就有个小黑孩回头看自己的脚印,老师说,来让我们看下这个脚印,有孩子就说,这孩子一定走了好久啊

图画书博物馆的作者写,他说,你看
你看我们的书是水平的走向,
孩子:对呀,因为小毛毛虫只能这样才能吃东西

引起兴趣
没有哪些事情是适合每个老师的。
例子:苏菲真的真的很生气 那本书
老师对着这么书说,怎么样才能有这么样的一张脸?
学生:疑问她生气了
老师:为什么你这么说
学生:你看她的眉毛都向下垂了,嘴巴张这么大……
让孩子去表达这些东西

Ask we
意思就是说,将孩子引回来,用柔软的方式引导到我们的主题上来。
例如孩子说:能不能只读字啊,你为什么总让我们看画呀?
老师:我们在读这本书,不光要读字,画也很重要啊
孩子们就会同意说,对呀,画也要读
注意你自己的语言,其中有一些难词和生词,就需要展开,例如:
你觉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你看到这些画都是什么?
课程内容不止是上面有的那几个字,而是画上相关的内容的词,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作为补充。

这些是推荐的书目,推荐彭懿的那本《图画书经典与阅读》,一来是中文,二来书里包括的图画书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4: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组11月例会
方式:gotomeeting
参加人员:刘澎 杨敏  蕃茄 运宝 刘秀


带老师有什么疑问,分享带老师的经验,看下日有所诵写的东西,如何写这个反馈,下一步怎么做,做一个短期计划。
运宝:目前老师每个月有记录有了,资助系统填写申请。我的感觉,我很难回应老师的反馈。我跟的两个两个老师还不一样,一个是广灵的一个是贵州的。梁老师会写一些日有所诵的记录。刘毅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情况,每个月都按照原来的轨迹。也没有怎么样要求,我也不知道怎么样要求。有点不知道怎么做。教师成长方面完全靠他们。
刘澎:那至少你在报销这个流程方面,你是很熟悉的。
小蕃茄:廖老师比较自觉的在做日有所诵的记录,我和她聊天的过程中,一个是口音的问题,二是她比较能文字。我也不知道聊哪些能聊的。现在一个是江律君,一个是杨光友。江律君,日常的生活也在交流着。她是做绘本阅读的,她做的还挺好。就像运宝说的,他们在做的一些,对于怎么带动孩子,我们指手画脚不一定很专业,怎么有方法的带入学生……江律君挺好的,有两个孩子,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做。杨校长不是自主自觉的在做,10月律君交了,杨老师就没有交,沟通有些问题……
刘澎:面对杨光友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什么统一的答复或者回馈吗。就是说没有什么成长意愿的话?
小蕃茄:他的学校的老师还是在很努力的在做的事情。学校有一些不规范的事情。
运宝:教师项目需要形成我们的策略,这样的老师存在的。分等级的,成长意愿的快慢。有成长意愿老师少,大多数人安于现状,也有一些推也推不动。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资助哪部分人,到底为什么资助,我们现在还没有系统的形成统一的共识,需要形成机构的策略。
刘秀:需要和杨校长再沟通,确定蕃茄的角色。
刘澎:和老师沟通的情况,每次沟通的情况备注在资助系统的老师的基本情况下,后续会能看到一个数据。新旧老师的交接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运宝说的,资助的事例的问题。20号收集反馈,30号争取让他们拿到钱。
小蕃茄:像杨老师则样的呢?
刘澎:像对小朋友一样,给后果,不交就不给补贴。另外一种,是感觉特别难,我们需要扶着他,帮忙完成工作,我还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答案给他们
运宝:对于这样的老师,不太愿意写,我一直有疑惑,我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老师写,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还是为了钱被逼来写,为了完成任务,写东西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蕃茄:原来写总结是为了帮助提高自己,大家看看有啥问题,现在演变成一个完成任务,变成了一个考核标准。
刘秀:还得要写。写比不写有帮助。
杨敏:项目的目标还是为了提供一定的成长空间。不管他写什么,也许一开始是任务,坚持下去,就会有变化和成长轨迹。我们通过他们写的东西可以了解他们身边的变化。一些写的好的,还是可以作为榜样。我们写的范围可以放的广一点。他们想写什么都行。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有什么水平来对于他们做反馈。这个是我现在最大的困难。
刘澎:运宝的问题是我们每次每次都提出的。基本的结论还是要写。理由有很多很多。例如蕃茄说的额,有点的老师适合用文笔来交流。杨敏说的,记录是一个轨迹,可以看到成长。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要求,要求我们跟着一些学习。你跟着的老师在做日有所诵,你是否熟悉日有所诵,材料包的资料看了吗,日有所诵的文本读了吗?我们是否都去做儿童观察,然后让老师也去儿童观察,这个是教师的必修功课,和是终身功课。如果能带着观察和思考的角度来说,就总是能和老师找到能聊的事情和话题。
例如郭万兵,4个角,是个很有趣的尝试,但是和他想的不一样。我就问他,在分组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更好的分法?任务是否有更好的分配方式……结构他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将我感动坏了,他说……那天没有回答你,现在来回答你……怎么发挥每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最大的收获。那你就得有个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你的每一步就得更准确才能更有效……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我们做为一个小组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学习。
小番茄:我自己想的带老师的方式。对于他们在做的,我自己没有能力来知道他们做得好坏啊,例如绘本,如果要引导,我们自己就得进入来才行。像江律君,我也像上次的儿童观察那样,将她的问题换到刘澎这里来。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刘澎:谢谢蕃茄。我研究生的老师,她当时做老师的时候,有个天才儿童,对什么都兴趣缺缺。后来,变成一个化学家。回去拜访我的老师的时候,是因为,看到老师在充满热情的做化学实验,而不是你变成一个完美的,全知全能的老师,我看到的是你对这个事情的热情。也许我也可以很热情的做一件事。可以问很多跟这个人相关的问题,你就不断的给她提问题,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不断的提问,让他们将指导的说出来,用你可能想到的各种思路,促进他进一步思考,是你对这个事情的想法促进他更进一步的思考。 这个是我希望看到的图景。
所有人互相监督,相互催下,发总结了,
我们可以电话沟通。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老师沟通。我们和老师沟通的前一两个月就是让老师顺利和我们沟通。让他们能走到以前没有走到的地方,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反馈,一开始可以散漫,但是不代表没有要求,也不是没有要求。以江律君为要求,你看到江律君,你看到了什么,就可以要求老师什么。例如带孩子写作文,例如,字数要求……看老师的底子,这个也得给义工的灵活度。我们每个人都要将各自的跟进记录放在资助系统的老师的备注里,我们就不用到处找。如果出现了跟进义工的交接,下一个人不用四处搜集,就能找到老师的情况了。我们每次以一个老师为重点分享和观察对象。其他义工督促一下。先了解跟进义工已经跟进的方式,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共享出各种点子,反馈一次,再看看是否有调整,再反馈一次,再看看有帮助吗?
蕃茄:是不是我们每次开会的主题,轮流写案例,轮流分享。分析跟进义工的记录和想法,交流,刘澎点评,在讲的过程可以促动其他人的想法。这个可以吗?在每次开会的时候有一小节。
刘澎:如果能这样做,那就太高兴了。只是,这样对大家来说,是太沉重吗?
蕃茄:开始的时候可以写的简单一些,后续随着跟进的多,可以写的多一些,深一些。我先初潜的写江律君吧。
刘澎:愿意支持小蕃茄的想法。也想形成这样一个案例,也能重新认识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大家怎么想。
杨敏:一个月才开一次会,每个人两三个月才轮一次,没有什么问题。
刘澎:那我们就这样做吧。耶……

关于奖励
刘澎:我们现在的学校鼓励老师学习,参加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学习,学习到20个小时的学习就可以有3个学分之类。在这些学分;累积到15个学分以上可以涨工资的。每个学分100块钱这样。我们是否可以弄必读书和选读书,例如参加图书项目的网络学习,学习到了,同时应用到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做出一个行动式的反馈,像完成一个任务一样,我们奖励就一次性的。不设上限,简单的奖励就低,但是,也不想让学习和金钱有特别紧密的关系。简单点,不想太复杂。怎么评价,如何知道他们做了。需要大家讨论一起思考。
运宝:我们目前的补贴,相对于其他的公益组织,我们的补贴600元已经不低了。
刘秀:这个奖励都是一次性的。
刘澎:回到如何帮助老师成长问题上来,最大的一点,以韩立萍为例子来说,我真的发现和她特别熟悉的情况下,听了她的人生故事之后,我们俩聊天,不知道怎么聊起来的,说起来她为何选择当乡村老师,以及中间的这些款困难,以及生完宝宝之后1个月就开始上课,无数次的问,该不该当乡村老师,为何又留下来,看到当地那些孩子,什么时候感到最欣慰,……其实是很正相遇的时候,她本身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奥,原来你是这样一个人啊,你原来是那样一个人啊,你是这样做事啊,这样就亲了,其实就不是是不是做不做的问题,做了给50块钱,就不是这样的关系,怎么用各种方式鼓励老师再往前再走一步。我说的钱是一个问题,怎么才是最好的。
杨敏:奖励的事情,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不要太担心金钱和提升他们之间的矛盾。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组是慢班,相比jenny,我们这些有成长空间,成长也慢。这个奖励的目的,培养他们一个好的习惯,用金钱作为一个调动,习惯建立起来。可以设立更高的目标。不用金钱来奖励。可以根据后续的再调整。在目前这个阶段,倒是不用太担心是金钱挂帅了。正因为我们的补贴不低了,要让比较积极的老师和其他的老师有区别,在我们没有找到更好奖励方式的情况下。作为一开始的刺激手段,是OK的,我们是可以调整的。我们可以看这个奖励手段对于他们是否有刺激性。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更好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再调整。
刘澎:当务之急是我们自己的学习,老师没得写,我们也没得问呀。所以我们要学着问。我们需要有一点点,让老师能往前走一点点,还是能惠及很多的孩子的。这个钱还是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的。这个月大家先带去思考下,我们还有模糊的点,在下一个月,每个人能有更进一步的想法,看看怎么确定这个事。
杨敏:我们自己做,你是否有什么推荐。书。
刘澎:各种方面的都有。
杨敏:你觉得我们水平从哪里开始。
刘澎:你们都很高级。从高级开始。
杨敏:你给我们发点作业。
蕃茄:这个方法也很好。
刘澎:先看彭毅的图画书和经典阅读。
杨敏:干脆做一个阅读书单,新义工来,给文件不就好了吗
刘澎: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做重复jenny做的。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的来。
刘秀:给孩子读,讲故事。再和老师沟通,就不一样。可以从儿童开始。
刘澎:我们集体学习,儿童观察。个人学习,与每个人跟着的老师的情况来看。带老师的技巧,我可以分享,最核心最根本的,和孩子的互动。可是我的材料都是英文的。
刘秀:分享老师的过程中来学习。
刘澎:对,不以书为单位,以文章为单位来共读。
杨敏:文章好,书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讨论好热烈学习啦。  我前几天又联系了李银华,有些情况和你们说的相似,感觉要催促,才考虑写月总结。交流有些困难。人还是很憨厚的样子。但和他谈起教学,他除了说自己忙,每天要上六节,没有多余时间提高自己,其他就谈不出太多。我只能建议他寒假时间比较多,争取能看点书。(他们月底就放假,有至少两个月的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03: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妈 发表于 2015-12-4 16:05
大家讨论好热烈学习啦。  我前几天又联系了李银华,有些情况和你们说的相似,感觉要催促,才考虑 ...

这样的老师暂时无法指望他自己看书。我的建议是直接讨论他上课情况,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反应是什么,然后把学生观察、课堂管理的方法慢慢教给他,看看能不能有些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组12月例会
方式:gotomeeting
参加人员:刘澎 杨敏  蕃茄 运宝 刘秀 猫妈

刘晓燕的记录比较勤,记录能抓住点,也能想尽办法来让孩子感觉他的课堂更有趣。郭万兵老师是千篇一律的记录方式,不知道如何带着他更进一步。与这两个老师还在破冰阶段
我也不喜欢郭老师的方式,我自己感觉颁布过来,想要将这个事情变成一件积极主动享受的事情,比较难。
杨敏:如果我和他说 随便写一些感想,情况会不会好些?
刘澎:我之前也这样要求的,也还是这样的。你抓住他的小点,去问他一些更具体的情况。上次,关于分组,分组的依据是什么?等等,他后来还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他怎么考虑的,他非常认真的人,根据他的反馈,他和孩子的互动还是非常好的,得过各种第一。阅读课,这件事,深入度,比刘晓燕的要差。整个孩子连普通话都说不好。
小蕃茄:案例失败了。律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起来。1月4日,贵州就考试了,她女儿,孩子生病了,精力比较牵扯。我这一个月和她交流,主要通过微信和电话。微信为主,重点的事情以电话。和她的交流以日常生活为主,日有所诵在做。绘本也在做。我们对奖励的措施,希望她对教学内容,对日有所诵,绘本阅读,班级管理,有思考的对策,我们会有相关的奖励。儿童观察的案例失败了,但是和江律君沟通的下来,有几个问题,我们帮助老师成长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在教学上有所提高?还是希望建立一个自我学习的意识,然后再不断的自我成长?还是兼顾的?另外,像江律君,有心,也愿意做,但是条件达不到,她自己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在日有所诵、绘本阅读上……我个人也在多帮助她一些,建立一些信任,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有一些不妥当的。
刘澎:提出了好几个问题。个人行为是否有不妥当。不鼓励不反对
杨敏;偶尔为之没问题。但是变成经常的。会给对方一个错误的期望值。这样会不太好。
运宝:600元的不算太低的。不建议再投入额外的。
刘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达成了共识:成年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有需要可以额外为之。但是不鼓励。不要常态化。另外一个要点:帮助老师成长什么?如何帮助他们相对不干扰的活动
刘秀:教师除了自我成长,也需要在校园文化中的中起到带动推动的作用。
杨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老师,能动性,有不同的方向。不是一刀切。
刘澎:如何确定每个老师的某个角色或者方向?我们的期待和他们的现状的距离。
杨敏:要看老师的阶段来定。
蕃茄:终极目标是带领校园成长,但是下一步怎么走呢?每一步怎么走?
刘澎:专业上变成一个更好的老师,一个是?怎么让她的家庭更平衡,和人的相处更和谐……反正一方面想从教学,一方面是健康快乐的人生。
蕃茄:律君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大概1500费用,后续还有普通话之类的。费用蛮大的。我们是否可以有倾斜?
刘澎:不要和钱上相关。成长起来,和她自己人生是相关的。我们可以提供经验支持。
运宝:成为公办老师,教师资格证,每个老师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在补贴上对所有老师没法做到公平的。我们需要再想想。
刘秀:一个奖励政策需要面向所有老师,能让所有老师都享受到这样的奖励政策。
刘澎:后续微信群里,还希望做起来:1、针对某一个老师的反馈,我们一些来提问题。例如针对郭万兵的问题,我们来提不同的问题,最后汇总看是否能找出这个老师的成长路径。2、读一篇文章,大家先读,然后再针对问题来说说,也希望通过这样来找到,我们希望带领老师成长什么?
刘秀:微信群的分享需要做记录,一来,方便后续新进来的义工学习,二来,能够整理成相关的资料。跟进老师案例分享,微信的讨论由跟进老师来负责分享。文章阅读学习,刘澎引导,刘秀负责记录。
刘秀:陈建芳的问题……日有所诵的文本阅读已经到了尽头,如何在其他方面给予引导?
刘澎:还是回到儿童观察,同样的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切入。还是看那篇文章……
刘秀:陈建芳是包班制,情况比较特殊,想着在音乐美术方便给予一些建议?
刘澎:那就具体到某一科目了。后续我们针对陈老师的情况再具体给建议。
蕃茄:我这杨老师也是,不理我。在微信群里,找他,好不容易联系上
刘澎:用我们的热情感化他。让他感觉到你在乎,就可以。
后续的任务:
1、回去读文章,针对问题回答,让教师成长到什么样子。如果文章有感受也在群里分享。
2、先针对郭万兵的反馈,提问题。郭万兵的结束。陈建芳的案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2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带的李老师,又和他通话两次,还是很客气,很实诚,问他有什么困难,个人或教学方面的都可以谈,李老师除了一直的感谢基金会,就是说孩子们挺乖的,挺好的。或许是我问的太直接了,李老师没想好怎么回答,我建议他是否可以在12月的总结里多交流他教学中与孩子沟通的情况,多谈谈孩子们在这一学期的成长。我想通过老师总结孩子的成长历程,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一学期的教学成果,总结好的改进不足吧。不过,因为方言的问题,总觉得沟通磕磕碰碰的,呵呵,不知道他是否能听明白我的建议。努力啦
      刚好冬至,问好李老师一家,很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2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建议再投入额外的补助。教师成长自觉自主学习更重要。不同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建议。但感觉不管水平如何,至少要有一颗认真的心。如果资助对象爱理不理,打电话都难联系,我个人建议是否应该暂停资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8 2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组2016月例会
方式:gotomeeting
参加人员:刘澎 杨敏 tina 运宝 刘秀 猫妈 Fei Z
北京时间2月28日周日中午12点半,即2月27日周六美中时间晚上10点半,美西时间晚上8点半
会议链接:https://global.gotomeeting.com/join/980981197
会议ID:980-981-197



杨敏:郭老师考了第一,给孩子们买了书,很高兴。每周都会交阅读课记录,他是比较传统的人,记录写得都差不多,建议写一些孩子们的变化,他说可以,所以会看看这学期的变化。刘晓燕老师,比较年轻,比较容易接受一些信息,如果我们多花一些力气,她会蛮多成长。扬州的培训,刘晓燕虽然家里很多事,但是还是非常愿意去。郭老师就不愿意去了。
tina: catherine, 会议之后麻烦把郭万兵那边的学生收到图书的照片发给我
杨敏:郭老师那个照片,写的是杨敏姐姐谢谢你。所以觉得不适合发给大家。
刘澎:是否有和郭老师一起备课。
杨敏:郭老师比较敏感,就没有做。刘晓燕老师,我们每次沟通都有记录。我是打算存好后都发给郭老师,看他是否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开始。基本的沟通就是微信。刘晓燕的都放在论坛上,她很欢迎大家和她探讨。
刘澎:运宝、刘秀你们那边的老师呢?
运宝:刘毅没有时间参加,也就没打算要去。侧重于后勤管理,为孩子们读一些绘本,国家的关爱学生的,会做一些家访,又是我们的协调员,在助学金的工作,回家网络不好,也就没法参加上午的助学金例会。线下的工作也在做。梁菁菁的相关记录都在发。比较积极。关于培训,梁菁菁和想去,后续希望多些名额。其他的就没有了。梁菁菁学期的蛮强的,和郝云凤也多蛮多的讨论的。
刘澎:郭万兵的身体不是特别好。他是比较传统的。
Tina:这些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吗?他也教英文吗?
刘澎:代课老师是根据学校情况定的。像我带的白润平,今年教数学和英文。韩立萍,也是教英文。当时是在图书组项目下,都在推日有所诵。
运宝:广灵通过官方渠道在配日有所诵,开始还蛮重视,现在基本学校都停下来了。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不做。整体推行不怎么好。郭万兵,是村小,包班。
刘澎:韩丽萍,在日有所诵上比较上手,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比较有自己的方式,每天都能坚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集中学习几篇日有所诵?那就从课堂这方面来想怎么做这个事?比如说,每一册里抽出一两册来学。白润平,中间做得挺好的,他速度很快,教学也有想法。从去年,他心脏病发了一次,就感觉比较累的情况,他的各种学习就比较慢了,他说他的领导布置了很多事情,后来就定了目标,只有阅读课的记录,和一些小问题的反馈。
刘澎:关于家访。家访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很重视他。如果能做家访是很好的事,有个基金会给能做家访的人补贴。就怎么家访之类的问题,有必要做支持吗?
tina:在国内做老师,做家访不是必须的事情吗?
运宝:很多乡村学校,根据学校校长的要求来,通常不做必须。有的老师,上心的,会做家访。现在很多老师,职业倦怠,基本上讲课内的课程做好就好。很积极的老师会家访。通常不会。
刘澎: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儿童观察。我可以分享一点点,儿童观察的一些必要条件,就是我觉每个老师都需要必须了解到的。一个就是,做儿童观察必须是一个群体的工作。大家都必须认为这个群体认为儿童观察是很重要的事情。第二个是,儿童观察也需要呼吸节奏,时间不能太长,每次几十分钟,可以有一些艺术性的活动加入其中。例如,先读一首诗,或者是,有一个类似破冰的环节,大家带着一个很愉悦的环节来做这个事情。第三个是,终极目的是,让孩子的环境更加的平静,如果哪个同事正在有某些变故,还是不适合参加。需要先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不止儿童观察,老师观察也是如此。儿童观察,我们需要有一个一致的态度,需要有持续性。定一个计划,例如我们每次开始学习,我自己觉得重要的是儿童观察,你们觉得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杨敏:儿童观察是很重要的切入点。我和刘晓燕可以做很好的这方面的沟通。像郭万兵老师来说,是不是太超前了,是不是可以因人而异一点?
刘澎:我想知道的是,教师组,内部的学习,大家需要学什么?现在是我在学什么,就讲什么?是一直我来讲吗?其他人是否可以分享? 案例分享是每个人都要做的。老师的案例分享都是要做的,我们在理论上是否要做哪些?
杨敏:我们学回来是需要用到老师身上?我们如何和老师沟通更有效?
Fei Z : 那可以有总体基本理念的统一,和教学方式与教学思路的介绍,让他们找适合自己的路,我们辅助其进步?
刘澎:我们作为学习小组,需要学习,然后有自己的方式与老师做沟通。
tina:我们现在大家说的都是和阅读相关的,我们是否可以提供一些非阅读方面的培训。
刘澎:我们说的儿童观察,不止局限在阅读。只要与孩子互动就可以。就没有完全只要做日有所诵。
tina:我们是可以找到各科老师的老师,他们如果有一些问题提上来,这些老师可以帮助解答。专业的老师来做互动沟通是不是更理想?
刘澎:这样比较理想。问题就是,跟进老师很忙的时候,受助老师也是比较忙的。还有一个可以分享的就是,逐步放权。作业的问题,怎么带着他们一起做?怎么过渡到努力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个太多太多的细节。我们有个五六次就能将这个事情讲清楚。
Fei Z 13:41: 是否要把这群人组成一个俱乐部一样的群体,经历类似,相对有共同话题,逐渐比较亲密,互动比较多?把气氛活跃起来,即使不活跃,也看到大家的互动,多少学到一些。会促进破冰的过程吗?论坛似乎比较适合,在灵活的时间看信息,不用总盯着手机。专业信息也容易留存。
刘秀:有教师组的群、这个月以作业为主题和老师讨论,
刘澎:随便想到的几点:作业、说脏话等行为问题,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自信表达,正确读写姿势等等学习习惯养成,家长会,教室布置,节庆活动,当地文化传统,男孩女孩,单亲家庭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 10: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完这些会议纪要感觉还是有一些混乱,我不知道这个会议的重点是要说什么?要我了解什么?我以后要如何做?就目前西坪小学的情况,我不可能去影响那几位老教师,平常跟他们也没有交流,我当面见他们的时候都交流不了太多,更别提电话或者微信了,几位年轻老师平常还能微信多少沟通一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不可能对他们有多大影响吧?目前我和他们的交流都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以及了解学校学生情况上的交流上,也只有是在他们有问题提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帮助解答回复什么的,但平常这些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很少,就算提出来了也都很泛泛,例如: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差应该怎么为好,其实这类问题的答案还都是和多读书多阅读有关的,所以目前我最迷惑的还是咱们这个会议的目标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5-5 10:34 , Processed in 0.01229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