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教育基金会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回复: 0

读《新旧教育的变与惑》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8 2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新旧教育的变与惑》感想

涪洋中心完小  刘毅

    本学期刚开学,收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捐赠的《新旧教育的变与惑》、《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二十一世纪的前言后语》三本书,三本书皆是南怀瑾先生的著作。收到后我自己安排了时间,计划从《新旧教育的变与惑》看起,到3月28日止看完了。看后的收获多多的,本书共有十七节,整本书讲南先生一生极为重视教育,尤其重视青少年教育问题,认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明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人们,因时代的絮乱与不安,导致情绪的郁闷和烦躁,并影响到今天的青少年们既无高瞻远瞩,又不后顾深思。因此要重视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必需要检讨疏通,求其开展新远。尤其对于眼前现实精神生活,青少年陷于一片迷惘的境地,找不到控驭自己的鞍辔。很多青少年都染上了这种时代性的传染病症。因此要建立新的文化机运,使后来的一代走上安定道路。
西方的文化思想,尚未从繁华的恶梦中步入灯火阑珊的时候,吹醒了有五千年保守文化古老的中国,一套一套地搬上中国的舞台,结果弄得惨不忍睹,无法收拾。五四运动后,青少年们一方面痛心于国家民族的懦弱而急欲救亡图强,一方面又受外新颖的西方文化之影响,整个思想陷于古今中外的矛盾冲突,一片混乱,认为必须学习西方历史文化。就在这种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心理状态中而陷入一团混乱。现代的中国青少年们,急需认识和反省的是:造成世界局势至于现在的局面,除了美国立国经验太过幼稚以外,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处在新旧文化夹缝潮流的趋势中必有的矛盾。现在我们要想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中力求自强而复兴,就必须先对历史的前因后果加以寻思探讨,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如何自立而立人。
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有父母,除非少数的外,没有哪个父母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家庭教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什么是家庭教育的标准?家庭教育应该怎样做?哪些父母才有资格担任家庭教育的主角?这等于说,凡是学校,都有老师,可是哪种人才有为人师表的资格?这就是教育出现的问题。这简单的几句话可以问倒我们很多教育者,因此作为一个执着的教育者,应该很好的反思此理。
从中国教育的演变史来讲,废科举,办学校已有几十年,在这几十年新旧教育的变革,对国家民族的兴衰,便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科举改试“策论”、三级制学堂、光绪年间的颁布学堂章程等等,从这样的一些历史资料看,在脑海中得到一个概念:在时代潮流中的趋势中,要想真正融会古今中外而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思想和制度,绝非单凭浅见的眼光而只图一时的快意和躁进所能成其事。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善恶,决定后天习惯的养成,后天的习性和人欲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反省克念,去尽人欲,使天理流行,才能恢复人性本来善良的面目。孟子提出“性善”重点,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间,人皆有之”便是人性本自良善的有力证明。告子认为:“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告子的结论是否正确,至于本来的人性是善是恶,还未有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海外教育基金会-国内事务组 ( 京ICP备10026904号

GMT+8, 2024-5-22 02:40 , Processed in 0.0106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